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北川羌文化的“草根坚持”——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文化新闻
    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北川羌文化的“草根坚持”
2009年05月10日 0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五月九日电 题:北川羌文化的“草根坚持”

  作者 肖青 霍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场大地震,令羌族及羌文化成为举世关注的话题。

  作为中国唯一羌族自治县,北川在地震中遭受重创。特别是羌族博物馆等场馆的倒塌、数十位羌文化研究者、诗人及羌族民间艺术传人的遇难,令人叹息。

  然而,就如同星火可以燎原,在北川,一批立志于文化保护的人在这块破碎的土地上苦苦坚守。

  舞者王官全:羌文化的土壤在北川

  在北川擂鼓镇板房区的文化中心再次见到王官全时,相比两月前,他的头上多了些华发。已是初夏时节,他依旧身穿羌族服装,依旧精神矍铄。

  从小生在擂鼓、长在擂鼓,现年五十七岁的王官全,自小就热爱羌族舞蹈,三十岁时申请回擂鼓学校当音乐舞蹈老师。王官全大方地递给了记者一张名片,上面写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禹羌祭祀皮鼓舞传承人;羌族舞蹈及其它民族舞蹈创作、编排、基础舞蹈培训老师”。

  从去年九月到现在,每天晚上七点,在擂鼓镇板房区的广场,王官全成为领头人,带领着镇上的百姓跳起欢快的羌族锅庄,“最初在擂鼓镇胜利村培训了五十多人,目前,每天晚上有近百人加入了‘大队伍’。”王官全笑着说,其中最小的有两三岁的小孩,部分援建人员也加入了进来,值得高兴的是,冬日天气凉,很多乡亲都会穿上自己的羌族服装出来跳舞。

  欢快的锅庄跳出地震的阴霾,细心的王官全亲自挑选出每一首舞曲,“我都选择《唱起来,跳起来》、《顶针》等这一类欢快的,希望让乡亲们忘掉伤悲,积极勇敢的面对未来的生活。”

  据了解,震后,外省某地文艺演出团曾高薪聘请王官全出“山”,做羌族舞蹈创作,但是他毅然放弃了。王官全说,羌文化的发展是需要土壤的,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羌民族的根就在北川,我有责任和义务,将本民族文化传递到镇上的各家各户。

  王官全的行为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老伴廖明蓉,每晚都会给辛苦领舞回家的王官全按摩,现在三十岁的儿子也子承父业,从事羌族舞蹈事业。

  王官全告诉记者,羌族的锅庄来源于生活、发扬于生活,它的精髓就是“原始加艺术”,目前他正在整理北川第二套锅庄,整理结束后,将尽快把第二套锅庄发扬出去。他的梦想就是把羌族舞蹈一代代的传下去。

  羌人杨华武:“活体文化”更值得关注

  原为北川青片乡小寨子沟正河村村主任的杨华武,因二00二年开始从事民间旅游文化产业而被称为“五龙寨寨主”。地震当时,正在县城谈业务的杨华武死里逃生。

  震后一个月,杨华武任团长的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宣告成立。一年来,这个艺术团代表北川前往北京、山东等地演出一百多场次,并参加了北川所有大型活动,包括春节期间温家宝总理到吉娜羌寨,杨华武作为“知客士”陪同总理参加各种羌族民间艺术表演。今年春节,艺术团参加了四川电视台春节特别节目,被专家认定 “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传承着羌族这一古老民族最纯正的艺术文化和最原始的舞蹈形式。”

  地震后,很多人开始关注羌文化的保护,但关注最多的是如何建博物馆、纪念馆。杨华武对此另有看法,他认为应该更多关注“活体”文化(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这是羌文化口口相传的特性决定的,音乐和舞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杨华武说,文化要能够传承,必须要社会和市场认同。保护与开发是一对无法分割的“孪生兄弟”。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是最佳的保护。正是出于这个理由,自称为“羌人”的杨华武决定成立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

  从成立那一天起,来自外界的各种猜测就成为巨大压力,也让他很苦闷。杨华武告诉记者,很多人认为他是打着保护羌族文化的旗号做经营,但事实上,艺术团承担着大量的义务演出,而并没有政府的编制、没有一分钱预算,数十人的团队生存非常困难。开办时,援建青片乡的山东威海市赞助了六十万元,此后,参加政府的演出可以申领到补助,但要维持数十人的演出团队,这些费用远远不够。一年下来,六十万元剩下不足二十万元,还搭进去家里原来的积蓄。

  但杨华武是一个倔强的人。这一点,从他当年第一个“吃螃蟹”可见一斑:二00二年,当周边的九寨沟等地的民族表演非常火爆时,北川还有相当多的人对于羌族民间艺术的开发表示怀疑。做过认真市场调查的杨华武坚持要做,他的想法得到当时的县委副书记、现在县长经大忠的支持。五龙寨开业时,没有钱买音响设备,就全靠原生态“自唱自跳”,吸引了来自四川各地的游客,并因此吸纳了北川屈指可数的羌笛传承人之一黄景和。

  如今,杨华武还担任着正河村主任,每个季度他都要翻山越岭回青片乡,多数时候会在绵阳、北川,打理艺术团。目前,对他而言,市场已经不是问题,杨华武说,“我会坚持到最后,如果哪天一分钱都没有了,我只好说声对不起。”(完)

【编辑:邱观史
    ----- 文化新闻精选 -----

Baidu
map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