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七月二十二日电 题:张贤亮谈爱情被指“冷感” 年逾古稀自觉仍有写作潜力
中新社记者 于晶波
用一部被称为“低俗小说”的作品为武器,“剑走偏锋”讽喻当代社会低俗化倾向,二十二日,这部小说的作者、著名作家张贤亮论道香江,向低俗化高调“宣战”。在他看来,如果用“形而下”方式来理解文化的话,那么通俗文化乃至高雅文化亦会变味为低俗文化。
借着长篇小说《一亿六》的出版和香港书展开幕的契机,张贤亮把当代社会低俗化问题从内地一路谈到了香江。早年创作《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时候,张贤亮即把作品当作自嘲的工具;而新作《一亿六》的出炉,则成为其讽喻社会低俗化倾向的武器。对其来说,几十年的创作路走下来,“讽喻”是不变的主题。
以低俗制低俗,攻击当下社会低俗化现象,尽管引来争议如潮,但年逾古稀的张贤亮,犹自老夫聊发少年狂,对社会低俗化倾向保持着敏锐的触觉,并用行动“把社会的低俗砸碎给人看”。
在其看来,中华传统文化的断层;部分没有接受过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的人进入财富和权力阶层;大量西方商业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入侵”;以及教育产业化和具有独立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学者和文化人的缺失,都成为了当代社会低俗化的“生存土壤”。
张贤亮认为,对于那些还没有足够准备的人来说,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都有可能变成低俗文化。他举例说,刚刚猝亡的迈克尔·克逊可谓是通俗文化之王,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到达了高雅文化的高度,但如果不用“形而上”而是用“形而下”方式来理解杰克逊的话,那么通俗文化乃至高雅文化都会变味为低俗文化。
把社会的低俗砸碎给人看,如今张贤亮的直截了当已引得“火星四射”。有人认为《一亿六》是部“低俗小说”、“情色小说”,并要求张贤亮从此搁笔,但张贤亮却不以为意。他表示,“作为一位七十三岁的老人,在短短四十天内,每天用两小时写出了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这说明自己还是有写作潜力的。”
尽管新作被斥为“情色小说”,尽管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在“谈情说爱”,但张贤亮这位看似情感触觉极为敏锐的作家,今天在谈到“爱情”这个字眼时却被指“冷感”。他表示,“爱情只有在想象中最美好,自己从没有把一个人爱的死去活来,亦从未有一个人把自己爱的死去活来。”
“只要社会不折腾,教育向好的方向发展,拯救社会低俗化倾向还是大有希望的”,尽管对低俗化倾向有着透辟锋利的批判,但张贤亮对未来却并不悲观。
巧合的是,张贤亮论道当日正是几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当空之时。他语重心长向各读者寄语,“最重要的是,大家要过好每一天,因为你们的每一天都要比几百年一遇的日全食更精彩。”(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