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意识和世界公民
作者:屠新时(美国《中美邮报》社长总编辑 《世界艺术家》杂志社社长)
海外的华文报刊,追求全球和双向思维的方向,这对于有使命感的华文传媒,是重要而必须的,它有足可发挥的优势。着眼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最前沿,瞄准它的最新思想、观念和知识成果,是吸收世界科学文化精华的最佳切入点。
引导读者面对全球多元文化的异彩纷呈,以中国文化的博大胸襟与睿智眼光看包括自己的文化传统在内的全球多元文化的一切资源,以中国胸怀,世界眼光,作双向传播和多方位拓展融合,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差异不一定导致冲突。文化发展的普世性关照,是多元文化之间的平衡、协调而共构文化共同体的价值取向。海外的华文传媒,享有多元文化的双向资源和足够的新闻自由的宽容度,既是资源,也是优势;得以让我们在中西文化交汇的最前沿有舞台、有作为。
在不同文化传统中应该可以通过文化的交往和对话取得某种共识,这是一个由“不同”到某种层面上“同”的过程,这种“同”是在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彼此认同和借鉴,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和”的作用。
文化全球化,实际上是以强势文化取代弱势文化,这会让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逐渐趋于一元,使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逐渐丧失,这是人类的莫大损失。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我们人类几千年历史创造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的财富。世界因为有如此丰富、多元多样的文化,才具有了活力。
经济全球化应是文化横向开拓的大好时机,但经济全球化同时也蕴涵着以强势文化颠覆压制弱势文化,削弱多元文化的可能。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割据主义。在这场多元文化的相互博弈中,媒体在总体版面和重要栏目文章中,既要坚守,又要开放,必须掌握一种与其他文化相处的原则和方法,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互相尊重理解,互相平和包容。
作为海外华文报刊,我们有必要强调:要植根于我们炎黄文化的传统文化。对祖国文化的自尊和自信,要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深切了解的基础上,以不断的学习充电和深如理解为基点,应该把传统文化体现在国民的生活和实践的生动传播中。
培养公民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自信,不能妄自菲薄。有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就可以开拓发展,用创意和先进的手段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从而丰富世界文化,同时也维护和保持了自己文化的自主独立,民族凝聚力要靠文化传统来维持。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自信和自觉,就没有文化自尊,也就没有民族自信。不论海内与海外,应使中国人拥有自己的“文化艺术自信力”,在文化艺术交流中拥有自己的审美标准。
在发展中国家的文明中,中国文化相对比较能够连接现代化,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积极的入世,正视现实,乃至学以致用的传统。正如王蒙所说:“在坚持和信仰的前提下,调整概念的内涵与使用,这是我们文化非常大的一个特色,也是力量的所在,它增加了中华文化的应变能力与生长更新的能力。”
中华文化有对现代性的补充与矫正的作用。我们面临的全世界的现代化,带来了“人欲”的过度膨胀、环境的过度开发,国际间尔虞我诈、引发金融危机和诚信危机,中国的文化思想有可能提供许多好的补充。
有学者提出:当前中国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智慧,涵盖了西欧历史上的“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和内容: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自觉地因应时代的新要求;站在东西互补互动的整体文化高度,我们有理由自信期待:东方文化自觉打通东西方文化血脉,将能引领一个21世纪的新的“文艺复兴”。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