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弃学抗日:译外电印报纸 23岁殉国——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文化新闻
    清华学子弃学抗日:译外电印报纸 23岁殉国
2009年09月27日 15:49 来源:燕赵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父亲抗日弃清华

  我和父亲刘铁雄未曾谋面(我是遗腹女),据我奶奶和母亲讲,我父亲1915年生于河北任丘县城,自幼聪明好学,饱读家传诗书(祖上曾任正定知府)。1934年,他参加大学招考,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外文系录取,主修英语专业。

  在清华园里,他品学兼优。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他热血沸腾,和同学们游行声讨日寇暴行。为了表示自己抗日的决心,他改名为刘铁,意为以钢铁意志,将自己化为抗日杀敌之铁刃。

  是年7月末,已沦陷的北平城中各所大学被迫关闭。清华大学通知学生,暑假后清华、北大等名校将暂时迁往长沙(后又迁至云南昆明,即著名的“西南联大”),成立敌后大学。因路途遥远,暑假延期至9月底,要求学生们在开学时到长沙报到上课。

  在离开北平返回任丘的路上,因陆路已被日寇封锁破坏,我父亲沿大清河乘船而返。在难民拥挤的船上,他看到被日寇屠杀的同胞尸横河岸、血染河水,惨不忍睹。辗转到家后,他愤怒地向家人讲述说:“从北平城里出来,到处都是日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豺狼暴行。如咱们亡国了,还有什么家?如果成了没国没家的亡国奴,读书还有什么用?我要投身抗日救国,决不去长沙当一个苟且偷安的大学生!”家人苦劝无果。

  到了9月底的一天,父亲的一名清华同学来到家里找他,想搭伴南下长沙继续求学。我父亲又将自己的“家国论”讲了一遍。这位同学长叹一声道:“你有那么好的成绩,投笔从戎,实在可惜。”我父亲激动地说:“请你先上路吧,我的学业等抗日胜利后再来补课吧!”那位同学摇着头自己走了。

  我父亲从此参加了中共冀中抗日根据地(驻地任丘)领导的抗日运动。他开始是“昼伏夜出”,后来发展到多日不回家。家人也不知他到底是在干什么,后来经我奶奶多次询问,他才说:“我在抗日救国动员会工作,按照分工,我每天晚上收听国际广播电台的反法西斯英语新闻广播,然后翻译成中文,我们再刻版油印成《救亡战报》,每天干一个通宵,一早印完报纸后,有紧急任务我接着干,经常开会,真是没时间回家。”

  看着我父亲这个昔日的白面书生,此时变得胡子拉碴、又黑又瘦,又因他经常在外边不定什么地方和衣而睡,浑身生了虱子,弄得家里的炕上都是虱子,我奶奶和母亲心疼得直掉泪。一天晚上,有孕在身(怀我)的母亲高烧不退,托人捎信到县救国会。父亲匆匆忙忙回来后,让母亲服药稳住了病情。在家呆了不过半小时,父亲就又要走,母亲说:“我病成这个样子,你就一点也不顾家……”父亲正颜厉色地说:“你懂什么?当了亡国奴连这个家也没有了!”说罢,一头钻进门外的沉沉夜色中,就这样在县救国动员会干了半年多。

  1938年初,我父亲带了几十个人住到了我家的后院里,正房做教室讲课,东西厢房做宿舍。我奶奶问他这些人是干啥的,他说:“这是冀中抗日救国动员会举办抗日训练班,培训抗日骨干。主要讲授中共抗日救国方针和游击战等课程。我觉得咱家后院僻静,地方合适,就‘先斩后奏’了。”我奶奶有文化,在我父亲的影响下,她支持儿子从事的抗日救亡事业,我家成为抗日的“堡垒户”,成为冀中抗日的大课堂。我父亲在训练班负责宣传和文书工作,经常下乡召开抗日动员大会,教学员们唱抗日救亡歌曲。同时,又成为甘于奉献的“后勤部长”。他经常穿梭于我家前后院之间,把前院家里的各种生活用品,送给后院抗日训练班的学员用;又把后院学员们需洗涮缝补的衣服被褥,送到前院我母亲和我奶奶的手里。1938年的除夕之夜,他把自己家包好的饺子端到了后院的训练班里。这时的父亲,把自己、把全家的一切,都贡献给了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冬,父亲为革命牺牲,年仅23岁。虽然我和父亲不曾谋面,但他舍生忘死的救国精神,激励我一生努力工作,甘于奉献。我以有这样投笔从戎、抗日殉国的英雄父亲而骄傲。-

  (作者为栾城县退休医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