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周末在全球创下2.25亿美元票房的灾难电影《2012》,如今已经不仅仅是电影或者娱乐话题。首映后不久美国航空航天局发表“末世辟谣”声明,指出“电影纯粹是一场笑话”;有人则在网络发帖,争论海水够不够造成淹没西藏的海啸,说“导演的科学顾问貌似没有学好数学”。昨天,天文学和科学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则设问会不会有人按照3年后世界要毁灭,来安排现在的生活,提醒大家“明天该上班还是要上班”。一头是“擅长娱乐”的好莱坞,一头是严肃的科学和社会话题,《2012》凭什么引发超越娱乐的深层影响?
灾难电影,毁灭经济学
在《2012》的首周末票房中,中国观众的贡献大约为8000万人民币。有院线负责人说这是个奇迹,几乎“高不可攀”。有评论说,影片中的中国元素是吸引中国观众的最大原因,其实导演艾默里奇从圣保罗到梵蒂冈,从航空母舰到白宫,融合了各种文化“元素”。相比他曾经的作品《独立日》、《哥斯拉》、《后天》等灾难片,有影评指出《2012》本身并没有太大的突破。他本人也表示,厌倦了毁灭地球,这是最后一次。
不过,直接以2012年12月21日作为“末世”的电影,大大小小已经有了4部。此外,讲述陨石撞击地球的末世电影,有《深层影响》和《世界末日》;讲述计算机毁灭人类的,有《黑客帝国》、《终结者》;还有火山、海啸、地震,也都是末世的诱因。前几年的《天兆》、《世界大战》,讲述外星人入侵地球;今年上映的《神奇代码》和《地球停转之日》,则用外星人拯救地球物种告终。“反派”千奇百怪,但是这些影片却都票房不俗,以1998年的《世界末日》为例,迪斯尼投资1亿美元,结果从全世界赚回了9亿美元。
“好莱坞更感兴趣的是灾难片。”江晓原指出,好莱坞在拍摄电影的时候,“末世”只是一种“模式”,尽管影片也设计科学元素,但是不能信以为真。“给灾难预言披上一件末世的外衣,再给造成这个灾难的原因披上一件科学的外衣,但它的主题并不在这个科学上,而在于灾难。”原来艾默里奇们热衷的不是末世或者科学,而是银幕“毁灭经济学”。
回到现实,该上班还上班
翻翻“灾难片”的主题,不难发现其中的原因越来越神秘和无助。1940年代从漫画升格为电影英雄的超人、蝙蝠侠,一次次拯救地球;1950年代,哥斯拉怪兽们用毁灭报复人类对地球的索取;1960年代是透明人、苍蝇人等科学狂人的时代;1970年则有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1990年至今,出现的则是各种科学陷阱。和“毁灭经济学”的票房曲线节节走高相反,好莱坞逐渐剔除了英雄、喜剧、探索等积极情绪,取而代之的是在神秘灾难面前人的无助。1998年《世界末日》中的孤胆英雄之后,银幕上就只有在灾难面前发抖的小人物。汤姆·克鲁斯主演的《世界大战》,被西方媒体评论戏称为“逃难片”。
包括末日在内的神秘主义,已经是西方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是假说、娱乐还是信以为真,关键在科学选择。“末日问题现在说信不信的时候,其实暗含着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你信了,你准备怎么生活下去?如果你不信,你又准备怎么生活下去?”针对《2012》带出的种种负面情绪,江晓原说,大部分人还是愿意选择科学。选择科学,意味着假定3年后世界还是正常的。“电影可以作为谈资,可你不能因此改变你对生活的安排,你明天该上班还是要上班。”保持好心态的方法,简单的只是回到现实。
本报记者 王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