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未记载曹操高陵有墓志 两汉丧葬有变迁——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文化新闻
    文献未记载曹操高陵有墓志 两汉丧葬有变迁
2009年12月30日 13:57 来源:河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安阳西高穴东汉大墓被确认为曹操高陵的消息自12月27日公布以来,不但引得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也在民众中引起广泛热议。针对部分不同声音,12月29日下午,记者专访了曾经先后实地考察过曹操高陵并参与论证的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著名学者朱绍侯等国内著名专家,逐一解答这些问题。

  ●曹操高陵考古发掘是科学严谨的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新民说,考古发掘工作本身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8年12月开始对安阳西高穴大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到最终完成整个发掘工作,历时整整一年。为了保证考古工作的严谨性,在大墓发掘初期就邀请国内东汉魏晋史专家对大墓的考古进程进行了论证。

  在考古发掘期间,考古工作者先后从墓中发掘出土了8件带有“魏武王常所用”等字刻铭石牌,这些重要证据直接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为了慎重起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在发掘完所有文物后,前后三次邀请全国著名考古学、历史学等权威专家召开论证会,对陵墓等级、墓主人身份进行了反复论证,最终得出西高穴东汉大墓就是曹操高陵。因此,孙新民说:“曹操高陵的确认是科学的、严谨的。”

  ●东汉墓葬并非都有墓志铭

  在民众中还有一种声音,认为此墓没有墓志,缺少了一个证据。对此,著名古文字学专家郝本性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志清一起向记者澄清了这一问题:西汉到东汉年间的葬制,一般情况下以墓前立碑说明墓主人身份。但到魏晋时期,又严禁在墓前立碑,因而才出现有小型墓碑埋入墓中的情况,这虽是墓志的雏形,但这些都不叫墓志。真正在墓中设墓志并形成墓葬定制是北魏以后。而曹操高陵的年代属于东汉末年,正是从墓前立碑到墓中有碑的过渡时期,加上曹操生前要求“不封不树”,不准立碑,因此,曹操高陵没有墓志是正常的。同时,各类文献也没有记载过曹操高陵有墓志。

  郝本性说,这次墓中发掘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 虎大戟”等8件刻铭石牌,最能认定墓主人的身份是曹操。因为曹操生前称“魏王”,死后谥号“魏武王”,仅十个月后,其子曹丕称帝后就追封其为“魏武帝”。可以说,以“魏武王”称谓曹操的时间很短,而同时期也不存在另外一位“魏武王”,所以这个“魏武王”就是曹操。

  朱绍侯还认为,曹操生前主薄葬,死后要求“殓以时服”,石牌上所刻“常所用”三个字,意思就是他平时所用的东西,与他“殓以时服”相符。

  ●两汉丧葬制度的变迁与曹操薄葬

  韩国河教授从两汉丧葬制度的变迁来解释曹操的薄葬。他说,从西汉到东汉的帝陵葬制,有明显的不同。西汉帝陵一般有四条墓道,到东汉时期就变为一条墓道;西汉的封土堆多为覆斗形,东汉多为圆形;西汉墓的材质以木为主,东汉以石材为主,规格高的墓里常有大块方砖铺地,高陵里的铺地砖边长也达到90厘米;西汉墓多有大批随葬品,到了东汉末年,随葬品就变为了“明器”。这个墓不管从规格、形制还是随葬品来讲,都达到了王侯级并符合东汉晚期的特点。

  韩国河说,东汉末期,由于战乱频繁,厚葬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变,一是国家的财力空虚,二是民众也较穷,盗墓非常盛行,所以薄葬渐渐兴起,曹操公开提倡薄葬也就不难理解了。并且薄葬之风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

  最后,几位专家一致认为,在看待曹操的时候,一定要分清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还曹操的历史面目。 (记者 陈 茁)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