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的遗言到底交代了什么?周武王的乐诗写得怎么样?失传2000多年的《尚书》记载着什么?“清华简”的第一册整理报告将在今年年底出炉,届时这些千古谜团将云开雾散。
正如王国维所言,“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2008年7月,一位校友向清华大学捐赠了2388枚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竹简上记录的“经、史”类书,大多数前所未见,曾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的李学勤教授评价说,“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面貌,价值难以估计”。
昨天,参与“清华简”研究工作的刘国忠老师告诉记者,从清洗保护“清华简”开始,就不断有惊人发现,随着报告的出版,竹简的图版和释文,将供学者研究,随之被改变的,将会是上古史。
-首份报告
拟定九个篇目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近日披露,从目前的研究进度来看,“清华简”的首册整理报告或可提前至年内出版。
记者采访了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刘国忠,他肯定地告诉记者,随着释读整理工作的进行,首册整理报告的9个篇目也已经基本确定,依次为:《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楚居》。
李学勤说,“这次所拟篇目,依据3个标准——在整理方面较成熟、完整;能够对今本有重大订正;具备重要学术价值。”
刘国忠介绍说,这9篇文章中,《尹诰》、《金縢》出自《尚书》,有传世本;《保训》、《耆夜》的体裁与《尚书》相似,可能是已经失传2000多年的《尚书》篇目;《程寤》、《皇门》、《祭公》为《逸周书》中的篇目;《楚居》较为特殊,详细记载了楚国起源、楚王世系及历代楚王定都地点。
为确保这9篇文章的拼接是最成熟的、次序是最可靠的,2009年春节后,李学勤和他的团队“像小孩子玩拼图一样”,在2388枚毫无顺序可言的竹简中找了好几遍。不过,没有任何一个学者敢断定自己的编排一定是对的,毕竟“这是个长期研究的过程,光整理可能就要十几年”。
-《保训》
周文王是忠君之臣吗?
最早编排起来的一篇简书是《保训》。
这篇简书完全是《尚书》那种体裁,开头就说“惟王五十年”。先秦时期在位五十多年的王很少,刚好是五十年的只有周文王。因此,专家们看到这第一支简,便猜测是指文王。后来找出后面的简文有“[王]若曰:发(武王名)”,提到了周武王的名字,设想就证实了。
《保训》全篇一共有11支简,每支22至24个字,其中第2支简上半部残失,还没有找到,不过篇文大体已经齐全。这些简长度都是28.5厘米,字体也有点特别,所以很容易被识别出来,连缀成篇。
“内容完全出乎我们意料,”刘国忠说,“在这篇周文王的遗训中,周文王对儿子武王讲了两件上古的历史传说”,用以要求太子遵行一个思想观念——“中”。
第一件史事是关于舜的,讲的是舜怎样求取中道。由于舜出身民间,能够自我省察,不与百姓的愿求违背,他在朝廷内外施政,总是设身处地,从正反两面考虑,将事情做好。
第二件史事是关于上甲微的。上甲微是商汤的六世祖,文王讲的是上甲微为其父王亥复仇的故事:商人王亥曾率牛车到有易贸易,有易之君绵臣设下阴谋,将王亥杀害,夺取了牛车。后来王亥之子上甲微与河伯联合,战胜有易,诛杀了绵臣。微由此把“中”传贻子孙,于是汤得天下。
“中”的观念是《保训》篇反复强调的,第二个故事更是别有深意。刘国忠认为,《保训》提供了周文王生前称王的证据,并怀疑“周文王已经着手灭商了”。
如果真是这样,则完全颠覆了人们心目中周文王的忠臣形象。起码,《封神演义》中“文王托孤”,临死还不忘灌输“忠君思想”那一幕,是绝对不会有的。
-《尹诰》
了断伪《古文尚书》公案
释读“清华简”的这一年多,李学勤先生常常感叹“我怎么就那么幸运”, 竟然看到了真正原本的古文《尚书》。“清华简”最为激动人心的发现是,失传2000多年的《尚书》终于现世。竹简中的有些篇目虽然有传世本,但文句多有差异,篇题也有不同,更多则是前所未见的《尚书》佚篇。
据刘国忠介绍,《尚书》的真伪、聚散,极其复杂曲折。《尚书》是夏商周重要历史文献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据传有一百篇。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尚书》大部分佚失,西汉初年,有学者费了很大的努力,整理出了28篇《尚书》,由于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尚书》。到汉景帝末年,人们在孔子住宅的墙壁中发现用先秦文字写成的《尚书》多篇,称为古文《尚书》,可惜后来在社会动乱中再度失传。东晋时期新出现的《古文尚书》,后被证明为伪书。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
《尹诰》,事关商朝重臣伊尹,曾经在《礼记》中被引用过。传世的伪古文《尚书》收有该篇,又名《咸有一德》。根据“清华简”《尹诰》的内容,可判断它就是《礼记》所引用的原本,而伪古文《尚书》中《咸有一德》一文则可判定为伪作。
近年来,还有不少学者试图为伪古文《尚书》翻案,但此次出土真本,可以确证现存的古文《尚书》确是伪作。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