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本市文艺团体制作上演了一批上海题材的舞剧,为了强化上海特征,不约而同地运用了貌似百乐门的舞厅场景,更少不了以缠绵或暧昧的舞曲音乐来烘托发生在舞厅里的角色关系。无论是前些年的《花样年华》,还是近期的《舞台姐妹》《周璇》,都安排了专门的舞厅章节,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是老上海的城市生活离不开舞厅。一些观看过这些舞剧的文艺界人士认为,当代上海题材的舞台作品出现“百乐门现象”,实际上是编导对上海文化积淀缺乏了解,也是对城市文化特征的狭义解读。
海派文化 遗产丰富
上海原先只是临海小村,开埠至今只有160多年历史,发展为大城市并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离不开移居上海的全国和海外的民众。上海的音乐史上,既有李叔同、黄自等“海归派”创作的带有“洋味”的作品,也有黎锦晖、聂耳、贺绿汀等创作的洋溢着内地气息的歌曲。殖民地的社会背景使外国文化的进入十分自然,交响乐、爵士乐、舞厅音乐等陆续落地上海。同时,各地的地方戏曲也纷纷流入上海扎根发展。众多地域文化元素的并存,必定会发生碰撞、交融,孵化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上海城市文化。这就是“海派文化”的由来。多年从事民间音乐研究的作曲家侯小声,近日与记者谈起上海民间音乐时,列出了一大堆品种,“上海港码头号子、青浦田山歌、浦东说书、奉贤山歌剧、松江古戏乐、浦东派琵琶、叫卖小调……都具有鲜明的上海文化特征。可惜,现在的创作把这些宝贵的文化财产遗忘了。”
奢华舞厅 属于小众
不少创作者热衷的“百乐门”,其实只是上海多元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了解上海历史和社会的人都知道,绝大多数为生存打拼的市民并没有进入舞厅“蓬嚓嚓”的条件和心思。所以,舞厅舞蹈和舞厅音乐只是老上海有闲阶层享受的小众文化。舞蹈家杨新华的专业虽然是芭蕾舞,但近年来因参加了大量社会舞蹈活动,了解到上海其实存在着丰富的民间舞蹈,他说:“且不说国外的国标舞、芭蕾舞、现代舞从上海进入内地,或者滚灯、舞狮等本地舞蹈至今还流传于民间,就说早期的明月歌舞社等文艺团体和电影行业,也留下了许多以兼收并蓄精神创作的舞蹈。只是这些注入了文化创意的历史作品,如今只能在群文活动中偶尔见到,似乎很难登上‘大雅之堂’。”一些从事群文工作的专业人士不明白:当代舞台作品一旦涉及上海题材,为何总是要“蓬嚓嚓”?难道要给全世界都留下“上海是个大舞厅”的印象吗?
了解城市 把握创作
这些年来人们对上海文化的重新审视,使得本已蒙上历史尘埃的许多本土老作品,又被涂抹上了时尚、经典的色彩,因迎合人们的文化怀旧心理而再度流传。在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中,怀旧是一种大众审美情趣,也无可厚非。但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不但要承担鉴别、筛选的责任,更要立足当代,积极创新,才能使作品焕发生命力。舞台创作中的“百乐门现象”,显然是创作人员对上海城市生活缺乏了解,凭印象进行创作导致的解读偏颇。从这些存在“百乐门现象”的舞剧作品来看,其主要创作人员几乎都没有上海生活的经历,只靠阅读几本小说、传记“体验生活”显然是不够的。因此,“百乐门现象”也反映出上海本土创作人才的匮乏和创作心态的浮躁,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报记者 杨建国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