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贺捷生:捐书,为了孩子的欢笑——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文化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贺捷生:捐书,为了孩子的欢笑
2010年03月11日 15:45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去年岁中,我回到了故乡湖南桑植,酷热的骄阳,比不上乡亲的热情。街道两旁千百双手伸过来,高声呼喊的家乡话,听着那么贴心。我最想见到的是家乡的孩子,他们那稚嫩的笑脸如同盛开的花海。孩子们看到那么多关心他们的长辈捐赠的书籍,那么多崭新的电脑,那急切的表情仿佛马上就想抱上一本书,立刻上网,去遨游那广阔的知识天地……

  捐赠现场孩子们的张张笑脸,激励我一次次地与中华文学基金会的朋友们一起上山下乡。至今,育才图书室工程已把足迹深深地留在了内蒙武川革命老区、山西吕梁革命老区等近20个省、市、自治区的孩子们中间。这一得到了温家宝、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支持鼓励的读书工程,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心,也引领着这些孩子们步入文明、科学、知识的殿堂。

  每次被孩子们包围的我,总觉得自己回到了过去的年代。父亲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家里穷得读不起书,已经到大山外面去闯荡,拉着马,背着大刀,准备随时应付突然而至的危险。我刚刚出生,就在妈妈的背上与红二方面军一起长征。幼年经历的饥饿、颠沛流离的生活,父母为革命征战四方,长年不能见面的思念,一起涌上我的心头。是的,父母付出这样的代价,是为了我们下一代过上幸福生活。如今我也到了70多岁的年纪,为了共和国,无怨无悔地奋斗工作了几十年,不也为了今天这些孩子的幸福吗?

  让孩子得到真正的幸福,不是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不是要把他们伺候得无微不至,更不是对他们溺爱纵容。解放初期,我和父亲刚刚重聚,父亲就把我送进了军队学校,让我从一个天真的孩子迅速转变为合格的战士。北京大学毕业后,父亲要我离开北京,去遥远的青海任教,在简陋寒冷艰苦的环境里锤炼意志。在别人看来,可能认为我的父亲太过严厉。直到我自己走上了领导岗位,我才从心里感激父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古训,我有了切身的体会。这种磨练是培养造就接班人的必由之路,也是父亲留给我的无价之宝。

  每个母亲都喜欢孩子,我当然更不例外。不仅关心自家的,更为关心家乡的、社会的孩子,希望他们都能幸福健康地成长。但我深深懂得,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父亲一代老革命家创建了新中国。我们这一代参与了新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开放。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就要靠现在的孩子去实现。中国确实繁荣富强了,人民的生活也富裕多了。但是也要看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许多边远山区的孩子还得不到应有的教育。遥远的大山,简陋的学校,贫乏的书籍,使他们难以了解外面的世界。这些朴实的儿童一直羡慕城市里孩子的生活,羡慕他们有电脑,有游戏机,有看不完的书和电影。要想让山里的孩子走出去,成为有聪明才智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就要扶助他们。不是简单地给他们扶贫款,不是只在过年的时候给他们送去食物衣服,而是给他们送去知识,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温暖和滋润。让他们也享有和城市孩子同等的受教育机会。这些年来,我不停地奔走呼吁,到处募集书籍,就是为了实现这个心愿。

  每次到贫困地区为孩子们捐书,回来都累得腰酸腿疼。但心里就像完成了一个任务,充满了自豪和安慰。是钱学森教授生前发出的警告,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钱老搞了一辈子科学和创新,却在为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忧虑。我们的大学还不够气派吗?国家投入的资金还不够充足吗?问题出在哪里呢?我又想起父亲讲过的故事。他从一个贫苦的农家子弟走出大山,经商,当兵,最后指挥着千军万马。经历过多少次生死关头,克服过多少艰难险阻。哪个学校能教会他躲避密集的子弹?哪个老师能告诉他在紧急关头往哪里走?父亲说:社会是大学,实践出真知。从打游击到指挥大兵团作战,从一次次的挫折失败走向最终的胜利。是从许多战友流血牺牲的教训中学来的,是吃一堑长一智摸索总结出来的。从一个元帅转而去领导新中国的体育事业,许多知识他又从头学起。为了了解体育专业,他亲自下运动队,训练场,和教练员、运动员交朋友,到第一线掌握情况,兼而阅览国内外的最新体育知识。我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又是上的北大,觉得自己知识不少。先后从事教学、记者、文物工作,转一行就要重新开始学一行。尤其是从事《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后,才感到人生需要学的知识太多了。中国的军事学流传久远,积累厚重。但是编起百科全书来,才发现许多学科还是待开垦的新区,需要从基础打起。人生的过程,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边读书边实践,在实践中消化吸收知识,再将知识转化为创新的动力。

  社会越发展,竞争就越激烈。现在孩子们学习考试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每天看着那些背着沉重书包的孩子,为了考上名牌大学,连休息日都要去参加各种补习班,脸上的疲惫和无奈盖住了天真的笑容。但是许多大学毕业生告诉我,到了社会上,才知道过去考试的许多成绩并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还要在工作中重新开始学习。这令我产生了很多疑问。我们当年没有那么多考试,却有很多学工、学农的机会。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不但要重视知识,还要热爱劳动,要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青年。我们的教育改革,是不是应该把孩子们从沉重的负担和考试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自由地翱翔在课外书籍提供的广博的知识的海洋中,更要给他们创造动脑、动手实践的天地。让他们到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去获得有用的知识,让他们在快乐和欢笑中健康成长。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