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记忆”是乌托邦式的文化遗梦——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文化新闻
    “清明记忆”是乌托邦式的文化遗梦
2010年04月06日 15:07 来源:时代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4月4日在山西举行的“2010中国寒食·清明文化论坛”上指出,当前,不少人把清明节等节日当成普通的假日对待,缺乏对节日内容的记忆与情感释放,这对节日文化传承非常不利。(4月5日《东方早报》)

  每到一个传统节日,文化界的精英人士都有一股对传统流失的危机感。就在虎年春节前后,也是冯骥才先生,发出春节申遗的鼓与呼。应该说,这种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卫道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在时代交替,价值观多元的时代,捍卫传统值得尊重,但也不要指望也不可能成为绝对正确的价值观教条。毕竟,现代人怎么过传统节日,那是现代人的自由,不可能完全拷贝所谓的传统仪式。如果将现代人自由多元的生活方式看成是“缺乏对节日内容的记忆与情感释放”,那就有些厚古薄今、类似鲁迅笔下“九斤老太”的遗老心态了。

  考察清明节的源起,历史上就有很多说法。一说是大禹以“清明”来庆贺治水成功后的山河晏清,这是传说;一说是源自自然节气,如《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这是自然而论,清明成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很有科学意味;至于清明隐喻的祭扫先人之意,源于“ 寒食节”(清明前一天)之俗,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其他如踏青、戴柳、射柳、打秋千等,都是后世人传承而来的节日风俗。

  如果说这些涵盖自然、历史、人文的节日风俗都是清明节的文化内涵,那么笔者要说,清明节的传统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与时俱进。每个时代,清明节都在融进时代的新民俗基因,而抛弃过时的传统元素。更重要的是,清明节文化源头本身就是多元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元弃保才更加合乎理性。

  因此,让现代人一股脑将数千年来清明节所有的传统都记忆下来并身体力行,这才是不现实的。传统就是这样,不合时宜的丢弃掉,能够兼容现代生活方式的就存续下来。这才是取舍相宜,合乎文化品性的辨证之道。何况,后人对清明节旧民俗的丢掉并非遗忘,而是用文本的方式记录在典籍之中。一种是行为的践行传承,一种是历史文化的文字记忆,这两者并行不悖,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不仅没有流失,而是用更为妥当和有序的方式延续。

  在此情势下,不得不说,一些精英学者恰恰在传统文化的认知上存在着误区。因为其视野所及,横贯古今,很容易形成对历史传统和现实语境进行比对的思维逻辑。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专家们对传统和现实不分的时空困扰中,认为现实世界“礼崩乐坏”,要求人们“克己复礼”。实际上,历史上就不乏这样的精英学者,他们以文化传统的导师自居,但是由于和现实民众的生活方式严重脱节,最终都会成为和时代难以共鸣的失意者。这是一种必然,更是无奈宿命,不要忘了,乌托邦式的卫道,终究是虚无的文化遗梦。

  再回到清明节这个具体的节日载体。其实,现代人已经很好地继承了清明节的精髓,譬如祭扫先人,还有对已逝仁人志士的集体祭奠,更发展了信息时代的网络祭奠方式。还有就是,清明时节,现代人也同样乐于踏青远足。更重要的是,清明节成为法定节日,也体现了政策导向下的传统护佑。如此等等,清明节对现代人而言怎么能说是“空荡荡”呢!更有趣的是,这次清明节,人们并不满足于各种虔诚仪式扫墓祭奠,还对于当下流行的厚葬奢靡墓葬之风有了更多的反思和批评。这更说明,现代人对清明节,不仅融入了诸多现代元素,而且更具有传统更新、文化转型的批判精神。相较于拟古摹古的集成式继承,这种多元语境下的现代传承,是不是更可贵呢?

  张敬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