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第15个“世界读书日”,宁夏银川市图书馆和新华书店等单位都积极进行宣传,但和往常相比,购书和读书的人数并没有明显变化。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数市民表示不知道哪一天是读书日。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最近六年,国民阅读率持续下降。(4月24日《银川晚报》)
正如有图书馆工作人员所言,“网络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图书资源。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安装了宽带,需要什么资料,上网一搜应有尽有,根本没有必要跑到图书馆里东寻西找。”网络阅读对传统书籍的挤压,是不争的事实。
再者,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阅读观也充满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色彩,而不是把读书作为陶冶情操、增长才智的重要途径。
此外,在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出版商为了利润,想方设法吸引读者的眼球,大家爱上了快餐杂志,读书心态自然变浮躁了。而且现在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肥皂剧与娱乐选秀节目也多起来,自然也挤兑了市民读书空间,降低了
人民的读书欲望,这样看来,市民读书减少并不难理解。
尽管网络阅读有传播快、更新快的优势,但是网络仍然无法取代文化积淀厚重的传统书籍。没有时间读书也不是不读书的理由,如何改变国人不识读书日的尴尬现象值得思考。
我们并不能一味责怪社会大环境,着力培育读书氛围才是重要的。比如学校尽到自己的责任,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矫正功利读书观,营造人人爱读书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
要激发公众阅读热情,还要增强公共图书馆的吸引力。比如,有的图书馆,图书种类单一、书籍陈旧、借书手续繁琐,需要支付借阅费用,等等。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加强图书馆建设,完善书籍种类,更新图书资源,减免借阅费用,简化借阅手续,很有必要。从资源共享的角度看,适时对外开放高校图书馆,让公众享有更多的阅读选择权,也可以考虑。
总之,只有多管齐下,形成文化合力,才能逐步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改变民众不识读书日的尴尬局面。
叶祝颐(湖北职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