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纪念诗歌墙”咋建?——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文化新闻
    “5·12地震纪念诗歌墙”咋建?
2010年05月15日 16:09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诗歌墙”咋建?读者积极建言

  大气庄严/墙碑结合/凸显四川特色……

  昨日起,本报正式向全社会征集“5·12地震纪念诗歌墙”的设计方案,得到了读者的热烈回应,打来的热线不断。有读者认为可以墙碑结合,也有读者认为应该借鉴国外佳作并与四川特色结合,还有读者建议打造有气势的诗歌墙群。

  建议1可以墙碑结合主墙周围放置群雕

  昨日上午十点,热线电话一开通,立刻铃声不断。第一位打进热线电话的是退休文化工作者林先生。

  看到面向社会征集诗歌墙设计方案的消息后,他很激动,认真思索之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建诗歌墙并不是只有墙,可以以墙为主打,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正门一侧,有一堵凹凸不平的主墙呈直线延伸,主墙前面就排着一组《逃难》的群雕,游客要想排队进入大门,必须要从这些雕塑前一一经过,主墙与群雕的结合,更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林先生因此认为,什邡的诗歌墙也可以借鉴这种设计理念,主墙上用浮雕形式刻上诗句,周围立些不规则的浮雕式诗碑,应该也让游人产生“1+1>2”的观赏效应。

  建议2借鉴国外佳作将环境与人文结合

  对于诗歌墙的设计,市民王先生认为:“诗歌墙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纪念建筑的设计风格,比如林徽因的侄女林璎设计的越战纪念碑”。

  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林璎的设计有别于传统的纪念碑设计,先是把纪念墙平面设计成一个平放的V字形,东翼指向华盛顿纪念碑,西翼指向林肯纪念堂,在几米高的黑色大理石碑墙上,刻着五万多个在越战中阵亡将士的名字。

  整个碑墙被置于大片草坪中,用绿地衬托碑体。林璎利用两边高,中间低的天然地形,使碑墙所铭刻的名字,从两边向中间不断增多,而使人们从心底里萌生一种奇异的心理,如同大地开裂接纳死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因此,王先生认为,什邡诗歌墙可以结合穿新店地震遗址公园的特征和周围的环境,在借鉴国外设计风格的同时,体现出四川独有的人文地理特色,将诗歌墙与周围环境有机地融合起来,整个建筑自然、大气,给人浑然天成之感。

  建议3体现巴蜀特色打造多地诗歌墙群

  川大图书馆的李先生热情地打进本报热线,他建议称诗歌墙设计可以采用“三墙”形式,即以三面围墙的方式营造出立体感,让诗歌墙整体看起来更大气、庄重,而墙面则可采用浮雕形式,每一行诗都以浮雕形式来完成,这样既美观又能使观赏者轻易辨读诗歌,更能体现建立诗歌墙的意义。

  都江堰的张小姐建议说,诗歌墙的设计最好能体现巴蜀文化特色,可以借鉴青海“诗歌墙”的设计,用不规则的石块砌成,配上精心挑选出来的诗文,整个设计不仅仅是悲壮的历史纪念,还是巴蜀文化与景观的完美结合,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品位。

  读者周先生也认为,诗歌墙的设计一定要显大气,能把5·12的那种历史性时刻感觉弄出来,让游客们读着墙上的诗句便能感受到当时的那种悲壮,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诗歌墙的纪念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尽管诗歌墙已确定落户什邡,周先生还希望映秀、都江堰等地都能建诗歌墙,组成更有气势的诗歌墙群,成为四川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胡晓实习记者李思恒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