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歌绕梁:贵州丹寨老、少苗族同胞吹芦笙 展非遗
【解说】北京时间12月3日,一声声悠扬的芦笙曲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万达小镇吹响。来自丹寨县及周边县市的26支苗族芦笙队,400余名芦笙选手汇聚丹寨县参加首届“金芦笙”大赛,集中展示苗族芒筒芦笙演奏技艺和芦笙舞风采。
笙歌绕梁:贵州丹寨老、少苗族同胞吹芦笙 展非遗
【解说】北京时间12月3日,一声声悠扬的芦笙曲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万达小镇吹响。来自丹寨县及周边县市的26支苗族芦笙队,400余名芦笙选手汇聚丹寨县参加首届“金芦笙”大赛,集中展示苗族芒筒芦笙演奏技艺和芦笙舞风采。
【解说】芦笙场场地,表演者们相互配合,吹吸之间节奏分明,传出来的芦笙声音气势磅礴、芒筒声音圆润浑厚。跟随着芒筒芦笙的节奏,苗族同胞们跳起芦笙舞,芦笙曲调越快,她们的舞蹈越激烈。
【现场声】吹芦笙、跳芦笙舞
【解说】今年60岁的杨光才,是丹寨县排调镇宰宿村芦笙队的队长,今天的比赛,他特意带了陪伴他20多年的一把芦笙。他告诉记者,要让一首芦笙曲在台上呈现出好的效果,私下需要下大功夫。
【同期声】丹寨县排调镇宰宿村芦笙队队长 杨光才
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我16岁的时候就开始学(吹)芦笙。头脑就要记(曲调),嘴(还要)吹(芦笙),手就要按住六个(芦笙孔),芦笙(曲调)就可以(吹出来)。
【解说】杨光才说,现在有很多的学生在跟着他学习吹芦笙,他也很乐意教授他们。记者也发现,在今天的芦笙比赛现场,出现了许多学生,他们自信的演奏技巧、优美的舞蹈动作,颇具几分“老师傅”的韵味,成为了在场观众相机里的焦点。
【同期声】丹寨县苗族青年 王明芳
平时我们是专门跟老师学的,因为这边教(吹)芦笙的老师很多。我为什么喜欢芦笙,是因为我觉得芦笙的音色很棒。
【同期声】丹寨县苗族青年 韦宗林
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喜欢外出打工,没人在家继承(芦笙),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马上被遗失了,所以才要下一代的年轻人来继承。
【同期声】广西游客 王女士
刚才看见本地的一个村民和(学生)好像是经过艺术团培训,其实你会感觉它是两种不同的风格,我会觉得当地的有当地的特色,然后经过艺术培训之后又会把更加有特色的东西提炼出来,表演形式更加的丰富。
【解说】2008年6月,丹寨县的苗族芒筒芦笙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苗族同胞的生活中,芦笙已成为他们重要的乐器、祭器和玩器,每逢劳动之余或逢年过节、婚嫁喜庆之日,都要吹奏芦笙和跳芦笙舞。
记者 袁超 贵州黔东南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文娱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