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王小东:北海从古至今一直站在对外开放最前沿

2011年01月20日 14: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南宁1月20日电(记者 冯抒敏)作为与开放结下不解之缘的沿海城市,广西北海给世人留下太多传奇与记忆。无论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抑或是近代的对外通商口岸,还是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近年来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成员,北海从古至今一直站在中国对外开放、走向海洋的最前沿。

  “开放是北海最大、最突出的优势,过去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开放,当前和今后的发展仍然要依靠开放。”中共北海市委书记王小东日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时值“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回顾北海过去五年、特别是应对金融危机以来的发展,王小东感触良多:“这是北海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阶段。”

  过去五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等多重叠加的发展机遇,令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交汇点的北海,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在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历届班子打下的基础上,北海成功地从金融危机中突围,干成了多年努力而未能干成的一些大事、要事和实事。”王小东说。

  五年来,北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5.9倍,年均增长48.5%。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化项目(20万吨/年聚丙烯)、中电北海产业园、中粮集团20万吨燃料乙醇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竣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加速推进,一批高星级酒店目前正在加快建设,“民生路网”建设大面积消除了“房地产热”遗留多年的“难症”,经济社会进入了跨越发展的轨道。2010年,北海市提出实施“三年跨越发展工程”,按照“一年继续打基础、两年明显见成效、三年实现大跨越”的步骤,到2012年,把北海基本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化的现代产业集聚基地、旅游商贸物流中心、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和生态宜居文明城市。

  官方文件显示,“十一五”期间,北海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65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372亿元,增长1.66倍;财政收入从16.8亿元提高到47.1亿元,增长2.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520元提高到16647元,增长1.7倍。2009年,电子信息成了北海市对外开放以来首个过百亿产值的产业,占了广西的“半壁江山”,2010年达到180亿元;去年北海有了首个百亿产值的工业园区。

  王小东表示,这份成绩单奠定了北海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作为当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惟一从县级市升格的港口城市,北海初步扭转了缺乏产业支撑的局面,步入快车道的电子信息、石化、临港三大产业成为北海重要的支柱产业。”

  “城市硬实力的提升,离不开软实力的增强。”王小东如是认为。在他的力推之下,拥有合浦汉墓群、百年老街、千年南珠等丰富历史文化沉淀的北海去年申报成功,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放形成的历史文化,是北海巨大的财富,也是跨越发展的精神支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消除了一些人认为北海历史上只不过是‘小渔村’的误解,对北海干部群众起到了凝心聚力推动跨越发展、重振历史辉煌的作用。”

  在荣誉与成果面前,王小东直言,经济总量偏小、综合竞争力不强、可用财力不足、历史包袱沉重等问题,当前仍制约着北海的发展。他表示,在进入实现跨越发展的“十二五”时期,北海将重点推进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临港产业等一批百亿元产业,积极发展旅游、商贸物流、现代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进一步深化与珠三角、长三角、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加强与东盟在交通、能源、旅游、教育、农业等领域合作,通过增强产业与文化的支撑力度,形成北海发展的内生动力,使这座北部湾畔的明珠城市走上恒常发展之路,跳出历史上陡起骤落的命运。(完)

参与互动(0)
【编辑:齐彬】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