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东北乡村不“猫冬”反更忙 80后农民用电脑拓销路

2011年02月11日 14: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锦州2月11日电 题:东北乡村不“猫冬”反更忙 80后农民巧用电脑致富

  记者 杨丽

  受气候影响,东北的农村一进入冬季就变得很安静,“猫冬”是司空见惯的事。可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的官场沟村,冬天里也车来车往,屋内屋外的灯一亮就是通宵,临近村子的人也赶来打工,一番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村民们纷纷说,一年四季最忙的就是冬季,收入也看这时候,别的地方“猫冬”,我们是早出晚归的忙,只有过年的几天,才能好好歇歇,享受生活。

  花生,是官场沟村冬季的关键词。秋冬时节,村民们会开着货车去收购,北到内蒙,东到哈尔滨,南到丹东、大连市,西到河北,是他们广阔的收购区域。花生被收购回后,就是选角、去皮等简单的加工,如今有些收购户安装了大型的打花生机器,忙时24小时需要有人操控作业。经过简单加工的花生,则会被发往天津、福建、广东等地的炒货厂家。村民杨立宪开起的“吊炉花生”加工企业,更成为县里花生行业的龙头企业。

  农历二十五、六还有花生向外运,初五过后基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运营。整整一个冬季,收购、加工、销售,全村人为花生而忙碌着。

  冬忙的官场沟村人,也引起了银行系统的关注。在官场沟村的村口,邮政储蓄的广告牌十分醒目。为方便农户,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特意开到了村里。1980年出生的阚勇鹏,上过专科院校,当过兵,现在是村里的一名花生经纪人。冬季他运作资金最高曾达到一百零几万元,这也多亏了银行贷款的便捷。

  一个冬天,村民换来的收入也是不菲。收购户,加工户,一般会达到几万,几十万。选花生,扛花生靠的是力气,一冬天一个劳动力一般也能赚上一万元。

  “这个冬天,国家控制物价的政策不断出台,价格比较平稳。加工户,收购户,种植户利润还是可以的。”谈到这个冬天的收获,阚勇鹏说自己是比较谨慎的人,纯利润不够理想。

  做花生经纪人,看好行情最重要,说起平时的功课,阚勇鹏娓娓道来。“国家货币、金融、行业政策,期货行情走势,国内外气候、市场供求关系,季节性变化都要关注”。家里装有电脑,上网看新闻,看资讯,已经成了阚勇鹏生活的一部分。春节期间,小伙子一直在关注南方的干旱,2月9日的加息,货币紧缩也成了他关注的焦点。

  阚勇鹏特意说到网络对现代社会、现代农村的重要,以自身为例,不光可以上网看资讯,还从网上认识了很多同行、客户,跨越地域障碍,大家在网上共同探讨,现在考虑事情的角度也丰富很多。

  官场沟村有700多户,拥有400多辆的货车,货车的承重较几年前有了增长,现在最多的能拉两万斤货,一般也能承重一万四五千斤,村里还添了40辆轿车。更有村民开着自家车办年货,走亲戚。阚勇鹏说,城里的彩灯不但漂亮,质量还好,年前就开着自家箱货去城里买好了。

  新春佳节,近千元的彩色礼花在这个依山的小村庄漂亮地绽放,红灯笼、蛇皮灯、闪烁的小彩灯,将村民们的兔年春节装点得格外喜庆。(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