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厦门特区三十而“利” 偕港共建“经济长廊”

2011年03月31日 01: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香港3月30日电 (记者 谭休伊)今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亦时值福建省厦门市建立特区30周年,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认为“走过30年,这座城市既年轻,又成熟成功。”他指出,“大厦门”时代必是三十而“利”,足够再发展第二个30年。

  厦门经贸代表团30日在香港与工商界举行座谈会,于伟国出席座谈会时介绍说,厦门经济年均增速达17.4%,“今天厦门的经济,相当于30年前的几十个厦门。”他肯定厦门发展成就巨大,但又指出“这座城市很年轻,路仍然很阔很长”。

  于伟国列举厦门发展“三十而利”的三大“利”:一、投资环境日趋成熟,市场经济按国际惯例有序运作;二、深化改革,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项目各有“十大产业”陆续上马,包括厦门第二条跨岛隧道的动工、厦深高铁通车;三、厦门特区扩大至全市,岛内外一体化启动。

  继深圳特区扩容后,厦门亦于去年获国务院批复将经济特区扩容到全市,厦门经济特区将从厦门岛131平方公里扩大到1573平方公里。于伟国认为,岛内外一体化解决了厦门发展受到的空间制约,5年内将基本建成超过300平方公里的新城核心区,形成城市和产业的新格局。

  “特区范围扩大了12倍,起码足够厦门再发展第二个30年,”于伟国向记者描述这座海峡西岸“龙头城市”的蓝图时,显得情绪高涨。 “‘大厦门’的时代已经到来,” 他这样形容。

  “期盼厦港能共同打造一条让海西通往世界,让世界通往海西的‘经济走廊’。”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林天福出席座谈会时,对厦港合作前景期待满怀。

  据悉,厦门30年来吸引的外资有一半份额是港资。“香港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只升不降,”于伟国表示。林天福则认为,香港在金融、服务、物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未来将继续成为厦门发展的“助推力”。(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巫峰】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