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口4月22日电(记者 付美斌)22日下午,海南省人民政府举行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一季度,海南GDP575.53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83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138.44亿元,增长23.3%;第三产业增加值299.26亿元,增长6.3%。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罗时祥介绍,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海南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在去年同期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投资、消费和出口协调运行,经济效益明显,总体开局良好。
海南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农业增加值137.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7.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8%。服务业增加值299.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全省共接待旅游过夜人数776.3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8%。全省进出口总额28.4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4%。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9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倍。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5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2%。
不过,罗时祥表示,尽管一季度海南省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经济运行中也面临一些的突出问题。一是受房地产业增长下降影响,经济增速明显减缓。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0.0%,增幅回落15.1个百分点。从影响总体经济增长减缓的因素看,房地产业下降是主因。年初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遏制楼市的措施,对住房实施限购政策,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政策不断收紧,对海南房地产影响非常明显。一季度,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5%。
二是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使海南省炼油企业生产面临巨大压力。当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攀升到每桶120美元以上,企业生产成本明显加大,尤其是在海南省工业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海南炼油厂面临着成本倒挂的极大压力。
三是物价上涨较快,通胀压力加大。由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全球流动性泛滥,利比亚冲突推动国际石油价格继续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输入性通胀压力日益增强。同时,在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拉动、流动性总体宽松的推动、海南省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影响和大陆多数省份天气极端恶劣影响农产品生产有效供给,以及物价翘尾影响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海南省消费品价格呈现较快上涨态势。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同期上涨6.7%。其中,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大幅上涨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4个百分点,成为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两个主要因素。
罗时祥分析认为,随着海南省“十二五”规划和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各项重大项目和重要政策措施加快实施,海南省支撑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仍较多;随着结构性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逐渐减弱,经济增速有望逐步加快,全年有望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发展前景仍然乐观。(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