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7月7日电(记者 江耘 李飞云 汪恩民 夏毅)2011年,对于浙江来说,是幸运的一年。这一年,国务院先是批准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如今国务院又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中国是全球第四大海洋大国,浙江是中国第四大海洋大省。这个地处中国版图东南端的海洋大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充分发展民营经济,浙商的品牌响彻海内外。发展至今,浙江站在了经济转型的十字路口。向海洋要经济,海陆统筹发展,无疑成为了该省的新出路。
发展海洋经济同时也顺应了国家的海洋战略。“十二五”开局之年,浙江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发展机遇。用该省省长吕祖善的话来说,对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海洋发展战略,加快转变浙江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舟山群岛新区: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设立舟山群岛新区机遇千载难逢。”舟山市委书记梁黎明的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她的心声,也道出了这座千岛之城人民的心声。
舟山群岛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
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表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在区位、海洋资源和海洋产业基础上具有突出的优势。
舟山群岛处于我国东部沿海中间,北到山东胶州湾、渤海湾,南到福建、广东,西边是长江入海口和杭州湾,沿长江可以到达中国内地。舟山群岛向东直接面向大洋,是中国沿海省份直接进入大洋最近的一个群岛,这个区位优势对海洋经济发展具有独特的优越条件。
另外,舟山群岛有良好的海域深海岸线,大约280公里,占中国18.4%,特别是水深20米以上岸线超过100公里,这是建设两港的优越地区。舟山有1390个岛屿,南北成列、东西成群,不少岛屿距离国际航道大概只有10多海里。“这是我们进入大洋的桥头堡,这个优势在中国沿海省份中是特有的。”吕祖善说。
近年来,舟山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尤其是这几年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保持浙江领先,已形成以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海洋旅游和现代渔业为主,特色鲜明的海洋产业体系,形成较为齐全的海洋产业发展结构。
据统计,目前海洋经济占舟山经济总量的68%。特别是舟山港域和宁波港融为一体,已成为全球吞吐量最大的港,2010年吞吐量达到6亿3千万吨。
另外,2009年底舟山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使舟山进入与长三角同城化的时代,这座昔日的海岛城市也从此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半岛时代”。
舟山群岛新区的成立后,如何发展成关键。从2010年开始,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等相关专家先后到舟山进行调研,为这座城市未来发展定位出谋划策。
目前,舟山群岛新区的定位已经十分清晰。
在未来,舟山群岛将围绕加快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加快综合性国际枢纽港建设步伐,建设一批重要战略资源储运基地。同时,还将加快推进舟山保税港区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全中国。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高汝熹表示,舟山群岛新区,具有港口优势的舟山港和宁波港联合起来后,其港口经济必定带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由于舟山群岛的特殊区位优势,也决定了浙江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中国东部地区参与全球合作和对外交流的国际门户。
对此,高汝熹认为,从地理位置上看,舟山是块“宝地”,因为它先天具有巨大的港口优势,“早前开发舟山不具备条件,现在开发舟山,必定会对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带来巨大的影响。”
高汝熹还认为,地处国际航运中心长三角地区的舟山,其舟山群岛新区的建立将加快长三角地区的国际化进程。
成为新区之后,舟山将合理确定岛屿、海域的主体功能,积极探索海洋海岛开发与保护新模式,为中国海洋开发保护提供示范。
舟山群岛新区还将通过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产业,引导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优势主导海洋产业,加快形成以港航物流、船舶制造、海洋新能源等为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
依托岛海相连、陆海相依,贯通南北、联动东西的自然优势和海洋产业基础,充分用好先行先试政策,积极创新新区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建成中国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为中国陆海统筹发展提供经验,也成为舟山的一个新的发展要求。
“舟山群岛新区将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吕祖善说。
吕祖善表示,将举全省之力推进新区建设。“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形成框架、十年基本成型。”在不远的未来,舟山群岛新区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陆海统筹 重拳出击
浙江如今的发展正逐渐从陆地走向海洋,谋划好陆地的经济蓝图,再深耕海洋生产力,陆海统筹成为了未来浙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式。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此前曾表示,浙江海上的面积是26万平方公里,陆用面积101800平方公里。海上有两个半的浙江,潜力相当大。
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根据规划,浙江将打造“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大平台,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是核心区;在产业布局上以环杭州湾产业带为北翼,成为引领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以温州台州沿海产业带为南翼,与福建海西经济区接轨;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沿海都市圈通过增强现代都市服务功能和科技支撑功能,为产业升级服务。在此基础上形成九个沿海产业集聚区,并推进舟山、温州、台州等地诸多岛屿的开发和保护。
如今,浙江沿海各地围绕海洋经济的发展开始厉兵秣马。在宁波,大榭港区成为浙江省首个国际卫生港口;在杭州湾新区,20多个重大项目将陆续落户;在温州,今年将投下100多亿元再造一个“海上温州”。
有专家表示,在此番浙江经济的再出发中,海洋经济转型升级要有显著成效。海陆联动开发格局基本形成,形成一批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企业和产业集群,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
近年来,浙江海洋工业增加值率约为24.3%,高于浙江省工业约3个百分点。虽然增速快,但是浙江海洋经济整体上仍呈现较为粗放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从浙江省经信委了解到,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该省将加快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面,加快发展临港工业,着力抓好石化、船舶、钢铁、汽车四大临港产业基地建设。
据浙江省经信委相关部门介绍,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也是其中重要的抓手。即重点培育和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海洋清洁能源等海洋战略新兴产业。
此外,浙江发展海洋经济还要着力加强对外合作,扩大与国内外、港澳台地区的合作交流,加大产业承接转移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加大经济合作力度。
另外,加快发展海洋金融服务业、涉海商贸服务业、海洋信息和科技服务业、物流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服务化,也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5月5日,浙江省银监局和舟山市政府签署了“大力推进银行业支持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合作备忘录,15家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舟山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舟山市内6家企业签订了总额43亿元的银团贷款协议,涉及围垦、物流和船舶制造等项目。
高汝熹认为,舟山群岛新区区别与其他新区最大的特点是海洋经济,海洋经济是当前和今后一大重要经济领域,舟山群岛新区的成立将推动海洋经济包括海底资源开发(如石油资源)和海洋资源开发(如捕捞、种植)快速发展。
在浙江的海洋经济中,旅游经济同样不容忽视。浙江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周玲强表示,发展海岛旅游经济是浙江省海洋战略的一部分,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从陆地走向海洋的必然过程。
“浙江省是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省份,各方面都适合发展海洋经济。”周玲强表示,发展海洋旅游面临的困难也是陆地旅游不可比拟的,从海岸线、离岛、交通运输、亚热带季风气候等因素,对旅游发展的影响非常大,
“浙江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韩国的海岛旅游发展,同时也要体现差异化发展,即针对本身的主要市场和自身天赋条件,来制定旅游市场策略。”对于浙江海岛旅游发展的市场主题,周玲强认为不能仅限于浙江及其周边的长三角地区,更多的中西部内陆地区都可以成为旅游辐射范围。
浙江开发海洋的民资烙印
社会上曾经有这样的说法:浙江民营企业生产800万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波音737。今天,舟山群岛新区正式批设,成为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而在此背景下,舟山原有以民资为主的优势产业船舶制造重工也亦将再获机遇和空间。
浙江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窦晓军曾于2008年参与浙江省政协的年度重点课题《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浙江》调研并参与撰写报告。
窦晓军告诉记者,“相比较于浙江10万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为浙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和优势所在。”窦晓军表示,由于受制于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浙江逐级形成以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制造业,而舟山发展自己特有的临港产业。
“浙江的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煤炭、木材、粮食等大宗散货都需要进口,货物均在宁波-舟山港集散,浙江产业的两头在外使得浙江外贸出口量大,浙江本地产业再加上义乌国际商贸城的货物60%是通过宁波-舟山港出口,其余40%则通过上海口岸等出去。舟山也因此形成辐射深远的大宗散货物流平台。”窦晓军说,作为海洋资源大省,浙江规划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471公里,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061个。
窦晓军认为,舟山群岛新区正式批设后,舟山发展的空间将继续突破,从1949年至2007年,浙江围垦313万亩,其中269万亩用于养殖或作工业园区(浙江现规划的14个产业聚集区,有9个产业聚集区在沿海),至今约有400万亩可利用。
在舟山现有三产的海洋旅游、一产的捕捞养殖和二产的船舶制造业、大石化等,“舟山船舶制造业现是民营资本介入最深的产业,这有一组数据可说明。” 窦晓军为记者解说数据:2000年至2010年,世界主要造船国新船完工量显示,中国从2000年占世界总量的5%到2010年占世界总量的42%,“中国新船完工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一。而浙江在中国所占份量约16%,位居国内第三,但浙江的特点是,船舶制造业均以民营为主,舟山尤其如此。”
2010年,中国修船完成产值前十名中,舟山有两家民营企业入围:舟山市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舟山万邦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位于舟山市岱山县的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实力强劲的造船企业。舟山群岛新区的获批成立之前,该公司就开始准备从新区中谋划更大的发展。据公司负责媒体的人员介绍,围绕着发展海洋经济,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将加快建设步伐,与之相关的海岛旅游、海洋金融、临港工业、港口物流等产业群体,以及新能源、海洋生物等新兴战略性产业也会逐渐发展。“这些都为舟山造船企业拓展产业链、发展船舶相关产业、完善舟山造船产业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目前,浙江船舶重工业在完成产能和吨位上,已形成规模,“然不足的是,现在船舶制造业的核心部分如低速柴油发动机、雷达导航仪、电子设备等精密仪器仍大部分须要进口,”窦晓军最后如此分析道,如能在这部分有所突破,此产业的附加值将大大提升,而民企才能实现转型升级。
记者还了解到,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中国创业投资暨私权募股投资中期论坛上,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张善坤表示,目前该省已经突出招商引资和宣传推介,加大对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和国内民营大企业的招商力度,鼓励浙商回归,积极筹划举办一系列与海洋经济发展有关的重大活动。
在6月举行的“浙洽会”上,突出海洋经济主题并举办产业集聚区与跨国公司对接洽谈。另外,浙江还举行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邀请国内外各大投资者共同掘富蓝海。8月,浙江还会有天下浙商家乡行等活动,让天下浙商走进海洋经济和产业集聚地当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