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走访西藏唯一的渔村:"现在的生活很幸福"

2011年08月23日 23: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跳牛皮船舞时,领舞者手执“塔塔”(用竹杆做成,竹杆上缠绕着五色经幡),唱着歌,跳着舞,另外几位舞者,背着重约三四十公斤的牛皮船,且歌且舞。中新网记者 王红纲 摄  

  中新网拉萨8月23日电 题:走访西藏唯一的渔村:"现在的生活很幸福"

  记者 唐伟杰

  “东边的山上吃青草,右边的山上喝清水,草地上打滚欢庆我们的丰收……”,欢快有力的牛皮船舞,在白玛拉措湖畔的草地上,敲击出铿锵的节奏,悠远的藏音中流淌出内心的喜悦。藏地唯一的渔业村庄——俊巴,如今正凭借古老的技艺,创造着富足的生活。

  在旧西藏,因为宗教观念等因素,打鱼吃鱼是对于许多藏族人的禁忌,而象俊巴这样以打鱼为生的村庄,在西藏是个唯一的例外。“俊巴”藏语的含义是“捕手”、“捕鱼者”。关于俊巴渔村捕鱼吃鱼的由来,当地流传一个古老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由于拉萨河里的鱼类猛增,鱼都长出了翅膀,常常飞到天上,遮天蔽日,阳光不能照耀大地,威胁万物的生存。这些“飞鱼”,甚至飞到天庭胡闹。天神极为愤怒,命令守护在俊巴村一带的一位名叫“巴莱增巴”的渔夫,带领俊巴村人去消灭这些“飞鱼”。巴莱增巴和俊巴人一起,与“飞鱼”大战了九天九夜,最终得胜而归。他们吃鱼、喝酒,庆祝胜利,从此俊巴人就有了打鱼和吃鱼的习惯。

  传说毕竟只是神话,造就俊巴村独特的渔文化的,应该是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俊巴村位于雅鲁藏布江与拉萨河交汇处的曲水县曲水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在历史上,俊巴村交通闭塞,耕地稀少,打鱼曾经是他们唯一的生存方式。

  74岁的扎桑老人,是土生土长的俊巴人,十几岁起就开始打鱼。扎桑老人说,不吃鱼是旧社会的陈旧观念,现在应该破除了,他自己捕鱼到60岁,只要一天不吃鱼,就吃不下糌粑。老人说,旧社会渔夫、屠夫、铁匠等都低人一等,现在这些都是社会正常的分工,大家对渔业也没有另眼相看。

  扎桑老人十几岁的时候给寺院做“差巴”(即苦役),日复一日地做工,领到的钱还不够缴纳各种税赋。他回忆说,旧社会时打鱼经常会被抢,还会被阻止干这种活。现在可以自由地捕鱼,不受任何限制。

  扎桑老人说,现在生活上应有尽有,除了捕鱼,年轻人还跑起了运输,收入也很好。“现在政策好,只要不说假话,不做犯法的事情,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做,而且还会有扶持。”

  除了传统的渔业,俊巴村的牛皮制作技艺也是非常有名,现在已经成为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次仁是这项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从30岁起开始从事牛皮手工艺品制作,已经干了20多年。

  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现在正为次仁创造着不小的财富,他的家庭作坊里,可以生产50多种皮包、手袋、装饰品等,全是选用牦牛皮,纯手工制造。

  次仁说,以前做皮包只讲实用性,耐用就行。现在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多种产品和样式,现在游客多了,更讲美观,所以他自己也会去精心设计一些图案。

  在俊巴村80多户人家里,几乎都在象次仁一样做牛皮工艺制品,而次仁家是做得最大的。次仁说,现在农业机械普及之后,空闲的时间更多,手工业已经成为他们的主业。次仁已经雇佣了15个工人来一起做,产品可以批发到拉萨市去。据他介绍,这项产业平均可以给每个人一年带来3万元的收入。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自治区对俊巴村的这项产业给予了大力扶持,次仁说,他办好了各种手续,所有产品卖出去的钱都归自己,不用缴税。

  俊巴村还有一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牛皮船舞。这种舞蹈以藏地古老水上交通工具,也是俊巴人的打鱼工具——牛皮船为道具,舞者背起80多斤的牛皮船,颤动双膝,船桨叩击船舷,节奏明快,声响悠远。

  扎桑老人是村子里唯一的领舞者“阿热”。湖光草色中,扎桑手执“塔塔”(缠绕着五色经幡的竹杆),带领舞者转动舞步,嗓音苍劲嘹亮,唱出开头那段唱词。

  “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扎桑老人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