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疆、赴滇志愿者带回两地情
中新网上海1月17日电 题:“每个志愿者都是一粒沙” 上海援疆、赴滇志愿者带回两地情
记者 许婧
已过不惑之年的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从其志愿服务地——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回到上海已有半个月,但回忆起半年间的志愿者经历,依然激动不已。
17日下午,一段视频让首批上海青年志愿者援疆服务接力队和第14批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务接力队的33名志愿者重温其难忘的志愿历程。
唐坤是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他告诉记者,初到蒙自,尽管已被告知是云南经济较发达地区,但还是因当地艰苦的条件“吃了一惊”。特别是得知有些村落喝水都困难,有些村落直到2009年通电后,坚定了他要“全力为村民服务”的想法。于是,他与队友自带干粮走到这些村落,为当地村民送医送药,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最让他感动的一次是,有村民知道他们要上山,前一天就开始杀狗、从山下买来啤酒、水等,一定要招待这些“上海医生”。志愿者们盛情难却,最后只能将身上的药和干粮留给村民。
蒙自市人民医院的医生都记得,有位艾滋病产妇手术时静脉针难打,唐坤主动为其做颈内静脉穿刺,并且在手术期间一直守在病人旁,从精神上安抚病人。唐坤表示,半年的志愿服务得益于家庭的全力支持,4岁的孩子现在也对“志愿”有一份特别的情感。
同样为人父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医生吴欢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他说,09年去老挝做志愿者的时候孩子刚出世,去年又去云南普洱市孟连县做志愿者,孩子在幼儿园被要求画一幅题为《幸福》的画,孩子在画纸上写道:我不幸福,因为爸爸不在身边。
尽管有亏欠,但吴欢认为,做志愿者能给更多的人带去幸福,更重要的是激起了人内心深藏的慈悲。
在云南的志愿者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服务,援疆志愿者同样不甘落后。2011年8月,首批18名上海援疆青年志愿者奔赴喀什地区开展工程建设、医疗卫生、新闻工作、社会工作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引人注目的是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医师高成金在经过长期调研和实地探访,深入分析南疆医学教育现状及医学教育援疆的可行性,获得了喀什地区和上海双方的认可,现在,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已经将他的方案列入了2012年工作方案。
当天,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副总监廖瑛表示,他们已和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连续七年共同实施“上海青年志愿者西部儿童医疗项目”,今后将继续支持赴滇和援疆项目,让志愿者带着项目和资金到当地服务。
上海志愿者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当地的认可。云南团省委副书记陆平特地赶来上海与33名志愿者共话志愿者精神,并送上锦旗,以表达对上海持续多年开展赴滇志愿服务接力计划的谢意。
“每个志愿者都是两地友谊桥梁上的一粒沙”,正如唐坤所言,目前,回沪的志愿者们仍会竭尽全力帮助当地,只要有机会,条件允许,还会参加志愿服务,并希望能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