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四川震后小村“春满园”
中新社绵阳1月20日电 题:四川震后小村“春满园”
作者 周洪攀 杨勇
新春将至,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两河镇高团村里的花卉大棚清香四溢。一大早,已置办好年货的当地村民三三两两走进大棚,侍弄花物。在这里,他们的另一个身份是“大棚工人”。
占地近千亩的大棚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梓江河边。虽然前一段时间已对大棚内的花卉进行了采摘,但是后期吐露芬芳的花草仍然让棚内焕发着勃勃生机。非洲菊、玫瑰、杜鹃、兰花等各种花卉正慢慢地吐露着花蕾。
“近一段时间主要是对花草进行修剪。新一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在玫瑰园内,记者遇见了两河镇人大主席顾强,这个年轻的汉子十分看好县上引进的花卉种植项目。不管自己多么忙,都会抽时间到这里来走一走、看一看。
高团村是一个典型的丘区农业村。长期以来,村民们一直过着“家家都搞小而全,户户都种粮和棉,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油盐”的农耕生活,传统的种植效益很低,不少村民选择外出打工来维持家里的开支。
“我们在地震后引进农业科技公司,在这里建设西部最大的花卉基地。”顾强告诉记者,以前不少老百姓都认为土里刨不出“金娃娃”。现在花卉基地进行产业化种植后,使得土地增值了好多倍,老百姓不但得到了实惠,而且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顾强告诉记者,基地采用了最先进的种植方法。恒温大棚内的各种花卉,不但占据了绵阳本地市场70%的份额,而且还面向川内外花卉市场供货。
年过六旬的王永尧看起来远比实际岁数年轻,在种植园里干起活来有使不完的劲。“我们两口子现在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每个月最少有1500元的收入。”王永尧说,花卉基地进驻他们村后,他和妻子便帮种植园进行包装,一天下来就有近50元的收入。
“在家门口打工,可以节约住宿、生活方面的开支,细算下来不比外出打工少。”王永尧说。
王永尧说,灾后重建中,村里进行了农房改造,基地花钱将道路修到村民门口,而且还给每户人家都安上了自来水。“我们现在天天跟花打交道,不出远门就能挣现钱。吃的是绿色蔬菜,喝的是山泉水,呼吸的是新鲜空气,比城里人还安逸呢!”
顺着村里的水泥路望去,一侧是川西北民居式的小洋楼,另一侧则是充满生机的花卉大棚。春节临近,年味渐浓。每家每户已在家门口挂起了灯笼,大门上贴上了充满新春气息的春联。
顾强说,花卉基地建成后,每年都不定期开展花会。当地村民从中看到了商机,将自己家的小洋楼打造成小旅馆、农家乐,迎接前来观光、旅游的远方客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