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鞭炮声声过大年 湖北农家院里乐团圆
中新网漕河1月25日电 题:鞭炮声声过大年 农家院里乐团圆
作者:章莹
今冬的湖北雪花飞舞,格外寒冷。该省黄冈市蕲春县漕河镇远郊的一个农家院坝内却是一片春意融融。
细腻爽口的鱼丸、酥脆金黄的炸小鱼、热气腾腾的鱼头锅……作为千湖之省,“鱼”是湖北人年节时必不可少的特色菜。1月25日,取其“年年有‘鱼’”之意,张婶凌晨3时许便开始置办这桌特色年饭。随着天光渐亮,农居内浓郁的饭香渐渐四溢,在凛冽寒风中送来阵阵暖意。
年近五旬的老张早早敞开距农居仅一墙之隔的车间大门,从洒扫、置办桌席到支好放鞭的藤架,连着2个多小时忙得脚不沾地。“咋还没到啊?”老张嘴里嘀咕着手脚不停,忙碌间不时顺着新修的水泥小路往公路上探看,眉目间焦急中显出几分喜色。隔壁厂房的几位老板见状纷纷笑着打趣,“这是准备要迎孙子吧,看你这心急的样子,我们可都是羡慕得紧啊”。
老张原是镇上一家国企的机械工程师,下岗后在家赋闲一阵后,合着几个老伙计租了村里的地盖起厂房。立业之初为了全心投入,老张毅然卖掉老屋,在厂房隔壁修起三层的农居,从此以厂为家。时至今日,厂子已由最初的模具简单加工发展到如今设计加工“一条龙”。眼看生意日渐有起色,漂泊在外的儿子成了老张心头最大的牵挂。
老张的儿子张毅自高中毕业离家就留在千里之隔的深圳工作,及至在当地成家立业到孙子出世,连着3年儿子一家都未能赶回来吃上一顿团圆饭,只能靠着一根细细的电话线千里传音寄托思念。“今年儿子电话里说准备带着一家人回乡发展,咱一家人终于可以热热闹闹过个年了”,说起这“天大的喜事儿”,老张的眼眶不禁有些泛红,“如今生活好了,咱过年不愁吃穿,就图一家人能守在一块儿,盼着孙子能搁在眼前天天叫我一声‘爷爷’,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谈及儿子决意返乡创业的初衷,老张眉飞色舞地打开话匣子。他告诉记者,这几年镇上大变样,成片矮旧的泥坯房、砖瓦房被日渐林立的小区房、独栋别墅取代;泥泞的乡间小路“变”成一条条笔直宽阔的水泥公路,三轮摩的“换”成四轮的出租车。尤其是每逢年节,常见有来自鄂、皖等地的豪车结队返乡,昔日“车马稀”的清寂场景已不复见。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同乡选择回家就业创业。
听着老张一席话,记者不由回想起春节期间赴镇上走亲访友时所见:记忆中那些陈旧的临街铺面早已“焕然一新”,大红灯笼高挂,红底金字的春联挂于两旁,不时有新开的商家豪气十足地请来“舞龙”、“舞狮”队轮番助兴,一派喜庆气氛;一度沉寂无声的商场、超市内如今人头攒动,琳琅满目的品牌服饰、珠宝乃至进口食品,让一度慨叹“回乡无处消费”的游子们在大肆采购之余生出“思归”之念。
鞭炮声声辞旧岁,欢欢喜喜过大年。说话间,张毅一家开着小车已到了院坝门口,老张赶紧燃起手中2000响的长鞭就迎上去。农居内忙活了一早上的张婶也赶忙打开空调制暖,随即急匆匆迎出去。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时隔3年,老张一家人欢笑中迎来这顿久违的团年饭。饭后,一家人打算开车上镇上逛一逛,带着第一次回老家的小孙子“沾沾家乡的地气儿”,顺便也看看家乡的变化。
因为儿子晚归,除夕夜的传统守岁也延至今晚。据老张介绍,按照过年守岁的习俗,今晚家里所有的灯都得敞亮着,他打算和儿子彻夜不眠,围着新近添置的取暖器来个升级版的围炉夜话,好好聊聊下一年的好光景。
“父母在,不远游。等到自己也当了爸爸,这才体会到父母的不易”,问及龙年的愿景,张毅望着怀抱孙子舍不得撒手的老父由衷感慨,“如今政策好了,家里的环境也好了,我打算和几位同乡工友趁着年轻一起返乡,带着这几年在沿海吸取到的先进经验回家创业,一家团圆之余,寻找事业的新起点。”
离开老张家,记者发现隔壁的几家厂房也纷纷挂起了长鞭,等待着儿女们回家团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记者置身寒冷冬日,却分明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春天,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