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花甲摄像者8年纪录敬老院生活
中新网上海2月17日电 (黄原 冯舒明)在上海浦东南码头社区,今年68岁的吕怀麟,8年前因为父亲,自己走进了敬老院。因为手中的DV,自己又与敬老院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大家眼里,吕怀麟早已超越了“老人家属”的范畴,而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敬老院“编外员工”。
吕怀麟第一次接触摄像机是在30多年前,是一位亲戚送他的礼物。从那时起,他摸索着使用摄像机给父亲、岳父母拍录像。抱着“对亲人要厚养”的想法,他尽力使老人生活得幸福快乐,并记录下美好时光。吕怀麟爱摄像爱钻研,看电视纪录片时特别留心汲取他人之长,还买来专业摄像书自学。很快,他的技艺有了长进。
2001年,吕怀麟的父亲第3次脑梗出院后入住浦西一家敬老院。敬老院只管老人吃饱穿暖,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老人眼见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开,不免心存悲切:下一个会不会就是自己?看着父亲的情绪越来越低落,吕怀麟心里很难过,他骑着自行车在自己家周边找敬老院。2003年9月,老人入住南码头社区敬老院。每次来探望父亲,吕怀麟总能听到他笑呵呵地说,敬老院昨天为他们庆生、今天组织读报、明天大家唱歌、后天有小朋友来探望……老人们不但今天过得舒心,更期盼多彩的明天。
敬老院的员工对老人体贴入微,还与家属座谈虚心听取建议,吕怀麟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主动拿起自己的摄像机,开始记录敬老院大大小小的活动:春节、元宵、妇女节、立夏、劳动节、端午、七一等。除了拍台上的节目、比赛,吕怀麟更不忘多给台下的老人们一些镜头。不少老人看了录像之后,高兴地说:“我上电视了!”淳朴的老人在屏幕上看到自己身影时的兴奋和快乐,成了吕怀麟乐此不疲的动力。
每次参加活动拍摄,吕怀麟总是早早到场,先去看望那些早已和他熟悉的老朋友。拍摄时,不管活动是1个多小时还是2个小时,他注意控制着自己的呼吸不让视频抖动,不停地走来走去变换视角。回到家中,他抓紧剪辑视频。专业人士都懂得,制作视频的时间是拍摄的10倍。每次活动结束后没几天,他就把光盘送到了敬老院。有一次,头天拍的视频敬老院第二天急需光盘,吕怀麟通宵制作,没有因赶时间而降低质量。
每当亲属们前来探望,老人们总喜欢拉着他们的手,一同观看吕怀麟拍的视频。视频中浓浓的节日气氛,有趣的节目,丰盛的食品,使亲属们对老人在敬老院的生活有了感性的认识,也更放心。不少亲属通过敬老院,请吕怀麟给他们刻光盘,或在视频中截图用来印照片。
2010年,吕怀麟的父亲去世。敬老院院长、护理部的赵老师等人到吕怀麟家中探望关心。亲如家人的关怀,谁又能不动容?吕怀麟没有因为父亲的去世而与敬老院“疏远”,反而走得更近了。他继续顶着酷暑、冒着严寒为敬老院和老人们拍录像。
每年,在不同的节日活动中,敬老院常常会给吕怀麟一个“惊喜”。当他专注地拍着视频,突然,台上的主持人说:“今天我们有个南园爱心奉献奖要颁发给一个特别的人,他一直帮我们摄像,你们知道是谁么?”台下众人拍着手,大声说:“吕老师!吕老师!”此时,吕怀麟感到一切的付出是那么地值得!
从2003年到现在,吕怀麟从一位老人家属到敬老院资深志愿者,他拍过90余场大活动,不计其数的小活动。随着对敬老院、对老人的深入了解,他最大的感触是:子女们应该多关心老人,注意多留下一些美好的记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