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在中国:“洋集市”走红上海滩(组图)
中新社上海3月24日电 题:“洋集市”走红上海滩
中新社记者 郑莹莹
现如今上海市中心有一个“洋集市”格外走红,除了流通的是印有毛泽东头像的人民币外,奶酪、咖啡、烤肠、葡萄酒、意大利面,以及四处充斥的英语声,会让人几乎以为到了一个国外的集市。
近一年来,除了节假日外,每隔两周的星期六,都会有许多生活在上海的外籍人士来这里“赶集”,风雨无阻。
“洋集市”所坐落的上海徐汇区“嘉善老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系上海针织二十五厂的所在地,而今,这里成了沪上街边菜市场与当代艺术画廊比肩而立的交融地。
穿过叫卖着萝卜青菜、猪肉带鱼摊点的弄堂,豁然可见一个有如中国院落般大小的“洋集市”:这里每位摊主都架起一张一、两米长的桌子,铺上各色桌布,摆上自己设计的项链,自家烘烤的甜点,甚或来一场喷香的“烧烤秀”,充溢着各国风味。
阳光灿烂的周末,“洋集市”策划者之一的Amelia Heaton-Renshaw正在烤架上烘着烤肠,她窄小的摊位前面,等待烤肠的顾客一直保持着十多人的规模,让这个围着蓝色围裙的英国姑娘时不时地暂停下手中操作,叮嘱排队者,“大家能不能往这边排,不然要挡着隔壁的摊位了。”
Amelia一边给烤肠翻面,一边告诉中新社记者,在英国,大概每个星期都会有场类似的集市活动。来到中国后,她有点犯“思乡病”,更是想念英国的集市,一年前,这个自由市场寻找接手者,她和另一个朋友Kimberly就接了下来,“刚开始鲜有人知,如今愈发知名,目前有30多家参与者,尚有10家在排队等候参与。”
Amelia告知,目前这里还基本都是“洋风情”的食品和服饰,但她也欢迎如豆腐这样的中国特色小吃参与进来。
尽管这里随处可闻询价声,但对于前来“赶集”的“洋居民”们来说,他们似乎更多是图着一种社交快乐。
“洋集市”的中央区域,一群摊点彼此紧挨的“洋居民”们正随着音乐声欢快舞动,澳大利亚的Kelly Edwards和比利时的Isabel Jacobs卖着烘焙好的甜点、来自新西兰的Daniel Smith展示着奶酪,来自德国的Benjamin Knopp泡着咖啡,来自美国的Steve Hitchcock则摆弄着红酒。
卖奶酪的Daniel Smith说,大家在这里已成了朋友,听听Benjamin家的音乐、喝喝Steve家的红酒,就感觉这是一个好日子,“即便没卖出什么东西”。
Kelly和Isabel都是随丈夫来上海的“洋太太”,由于语言等因素,没法如以前一样工作,所以决定来“洋集市”发挥她们共同的爱好——烘焙。
Kelly说,在这里很开心的一件事就是交到了很多朋友,她悄悄告诉记者,邻摊卖咖啡的Benjamin就要结婚啦。
“洋集市”一开始大多服务于周边的“洋居民”,但随着越来越多人知道这个独特的所在,很多上海本地市民也开始前来光顾。
家住附近的上海市民肖泽光告知,自己经常来这个“洋集市”买些法国酸奶、英国面点之类的,他说,“上海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外国人也越来越融入中国生活。”
其实,丰富多彩的“洋集市”也只是外籍人士在沪生活的一角。而今在上海,外国人已不用刻意地“入乡随俗”,随着此间涉外服务的日渐完善,以及越来越多的“洋老板”瞄准中国商机来到这里开设各色店铺,在上海的外籍人士已可有“他乡如故乡”的生活乐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