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20多年坚持四下基层 干部常到田间地头办公
中新网宁德5月3日电 (李松)“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这是福建省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在“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中最深切的感受。
宁德市今年3月率先实行“无会周”,当地政府对民众作出“问题在一线解决,责任在一线落实”、“哪里有矛盾和困难,那里就有党员干部”、“入户宣讲,方针政策落实处”的承诺;宁德市四套班子29名领导干部组成10个调研督查组,深入乡镇村居和企业、到田间地头办公,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3月初,宁德市长郑新聪在霞浦县青岐村看望60多岁的颜爱玉时,得知其家中早年遭遇不幸,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就从自己工资里拿出一些钱装入信封,附上一张名片让村干部转交给颜爱玉正在上学的孙女,并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去找她,亲自把信封交到她手里,现在我挂钩帮扶她,有什么困难叫她打电话给郑伯伯。”
“原来领导这么平易近人。”颜爱玉从村干部手里接过信封时感慨,一定会好好照顾孙女让其健康生长。其孙女则表示,自己要好好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四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源于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在宁德的探索和实践。1988年12月20日,宁德地区主官第一个下访接待日在霞浦县委党校举行,时任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及地直有关部门领导,同霞浦县领导一起接待来访群众。
“当时,因历史遗留问题未彻底解决,加之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信访量逐渐增多。”宁德市老干部李金煊回忆道。
随后,宁德地委、行署研究制定了《领导干部下基层巡回接待群众来访制度》,规定由地委委员和副专员轮流带领地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各县(市)和当地党政领导一起接待群众来访。
一个被各级干部称之为“服务日”、“公仆日”,有的群众管它叫做“连心节”的日子由此诞生:每月20日,被确定为地、县、乡三级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
位于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的长安新村,是1994年7月中共宁德地委实施“造福工程”,为集中安置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的下山溪(赤溪行政村下辖的自然村)村民而兴建的。1995年5月,下山溪22户88位村民迁居长安新村。上世纪80年代初,地处偏远的下山溪,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基础设施薄弱,村民过着贫困的生活,人均年纯收入不足300元人民币。如今,长安新村焕然一新,民众生活和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今年68岁的沈希越指着自家的三层楼房说,“孩子们都外出打工,自己在家采些茶叶,每年也有1万多元的收入,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此后,世世代代以船为家的连家船民上岸和闽东茅草房改造,也先后被列入“造福工程”。“造福工程”是宁德领导干部下基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生动写照。
20多年坚持“四下基层”的执政实践,使宁德干部工作作风大为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昔日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正日渐成为新增长极。
2012年4月起,每月的第一周被福建省委定为福建省各级各部门的“无会周”。至此,福建省20万名机关干部走出办公室,体察民情,用心排解民忧,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结对帮扶生活困难群众。
如何持续开展好“无会周”?“四下基层”的生动实践又有何启示?此间官方媒体撰文称,为群众谋利益是“四下基层”的根本目的;做好群众工作是“四下基层”的必要手段;提高干部素质是“四下基层”的重要保证;关注民生需求是“四下基层”的基本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