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收荒”老汉:“我和县长做邻居”
中新社绵阳5月11日电 题:北川“收荒”老汉:“我和县长做邻居”
作者 杨超 周洪攀 杨勇
“收废品哦……”
推着小车,带上秤杆,76岁的朱贵春如同往常一样穿梭于北川新县城尔玛、禹龙等小区,用响亮的嗓音吆喝着自己的生意。
“5·12”地震前,朱贵春是北川老县城茅坝新区的居民,经营着自己的废品收购站,家中儿孙满堂。震后,全家被安置在绵阳市永新板房区内。重建新家、重新过上安稳日子成为板房区所有安置户们最大的期盼。
令朱老汉没想到的是,如今不仅已分到理想中的重建房,自家的隔壁邻居竟是北川县副县长兰辉。
“当初最担心的是怕分房不公正。摇号时才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说到2010年底摇号分房安置的事,朱老汉打开话匣子,“就跟福利彩票抽奖一样,现场上万只眼睛在看,结果跟宣传的‘官民一致、居农一致’一样。”
朱老汉一直跟着大儿子生活。摇号分房后,他将自己攒的2万元人民币作首付款,又贷了3万元交齐房屋费用。
在为父亲购买养老等保险后,经过上岗培训的大儿子朱云国和媳妇到广东打工,每月有5000元左右收入,计划着两年内还清贷款。因为年龄原因,加上要照顾读初中的孙子,朱贵春干起了老本行。
将一车废纸、废铁送往邻近的废品收购站后,朱贵春得到32元钱的“利润”。兴奋之余,他执意邀请记者到家里坐坐。
打开尔玛小区E区13幢一单元301的房门,阳光透过窗台洒落在房间里,洁净而温暖。69.3平方米的两室一厅,设计合理,没有丝毫浪费。这让朱老汉感到幸福、满足。“没想到能住上好房子,更没想到会和副县长做邻居。”
“每次碰到小兰,他都会笑眯眯地和我打招呼。”因为平时早出晚归,加上也没有看电视、读报纸的习惯,所以老人对相貌平平、一脸书生气的这位邻居总是以“小兰”相称。
“他每次都这样,给他卖废品的钱都不要。”朱贵春说,每当兰辉家里有废旧报纸、纸壳时,都会将这些搬到门口后,再敲开他的房门。有时遇到周末,兰辉会主动到他家串门,聊一些生活情况。
“他真的没有一点官架子,很好相处。今后还是继续这样叫着吧,顺口,也亲切。”朱老汉说。
据了解,北川通过四批次公开摇号分配,8600多户、22000余民众入住新县城。不仅要安居,还要乐业,绵阳市副市长经大忠说,通过就业援助、就业培训、发展劳务经济,绵阳灾区震后共开发公益性岗位3.5万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2万人次,帮助成功创业4万人、带动就业近18万人,实现了“户户有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为了让大家都能找到事做,县上办培训班、开招聘会、借资金,出了很多政策,使了很多劲。”朱贵春说,现在小区里的邻居们有的外出打工,有的被招进了山东北川工业园,有的当上了保洁员,还有的在商业街做起小生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