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四周年:一个“孤儿家庭”的感恩情怀
中新社绵阳5月12日电 题:一个“孤儿家庭”的感恩情怀
作者 杨超 周洪攀
“只有更好地生活,才能回报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四川北川新场镇的汪美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她刚从邻近的陈家坝回来,风尘仆仆却掩不住干练和自信。
已近而立之年的汪美是一个震后孤儿家庭的“家长”。四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天崩地裂,让来自三个家庭的6个姑舅表姊妹同时失去双亲,家园尽毁。作为长姐,她挑起家庭重担,而当时最小的弟弟还不满3岁。
震后重建中,汪美很快有了新家。新家建在北川县桂溪乡新场镇上,钢结构的两层小楼紧靠乡政府。
“家的感觉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汪美说,在震后的生活里,解放军、援建者、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的大爱,成为这个“孤儿家庭”最坚强的依靠。
震后重建中,当地政府加强了对各地的产业规划和产业引导。桂溪乡党委书记邓勇介绍,“结合区域实际,我们乡依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种养殖、药材产业及特色旅游产业,带动民众增收致富。”对像汪美这样的家庭,当地给予了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2009年,汪美办了两件大事:5月,贷款在当地租建一个獭兔养殖场;找到了伴侣,年底结婚。
一两年后,根据市场行情,汪美暂停獭兔养殖,在场地内栽种核桃、柳桫等树木,还种上土豆、玉米等农作物。“三年后,核桃挂果,收益就上来了,而且獭兔市场转好时,也可以马上投入。”
汪美说,自己目前除了给跑运输的丈夫作帮手外,就是照看种养场,同时还入股在场镇开了家网吧,时间安排得忙碌而充实。“我们还年轻,什么都想试一试。”
“有家了,弟弟妹妹也有出息了。” 汪美告诉记者,两个妹妹已结婚,一个嫁给参加震后援建的山东人,另一个嫁到都江堰;表弟贾小兵在成都当厨师,最小的表弟也进入当地小学就读。
“最难忘的是送妹妹嫁到山东。”汪美说,婚礼上满是祝福与笑容,让人感到血脉相连的亲情。“那一刻觉得爱是可以无限延续和传递的。”
“羊角花开亲人来,四方援建送关怀,何惧灾难与阴霾……”哼着歌,汪美的小表弟张关林放学回来了。张关林告诉姐姐,这是老师教的新歌,同学们都会唱了。
“现在,每个灾区民众都怀揣一颗感恩奉献之心。”中共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告诉记者,四年时间,昔日的废墟上不仅重建了一个山河壮美的物质家园,也重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家园,培育了知恩感恩报恩的感恩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