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逐渐消失的村庄—青岛“城中村”改造纪事
中新网青岛1月15日电 题:逐渐消失的村庄—青岛“城中村”改造纪事
作者 修建华 李英
冬日午后,青岛长沙路上车辆依旧熙熙攘攘。与四周的热闹喧嚣不同,坐落于长沙路和台柳路交会处、由多栋高层住宅楼组成的“侨馨苑”小区却倍显温馨宁静。老人们凑在一处有阳光的地方聊着家常,小伙伴们在小区里你追我赶玩游戏。
“侨馨苑”前身是有着60年历史的“华光村”,是青岛市区内归侨侨眷最集中的区域。1952年,28名华侨从朝鲜回国来到青岛。1954年,青岛市在青岛肉联厂前身的养猪场地块建立了“归国华侨光荣农场”,专门安顿这些海外游子。上个世纪,华光村的名称由“归国华侨光荣农场”改为“华光蔬菜生产合作社”,又变为“华光社”、“华光村”。
而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华光村”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侨馨苑”。
现年86岁高龄的王文福老人是最初来到华光村的28名朝鲜华侨之一,见证了这个远近闻名的“华侨村”由盛至衰、最终走向新生的全过程,也切实从城中村改造中尝到了甜头。谈起当年的居住环境,老人又叹气又摇头:“以前,我们这里是集体统一兴建的平房,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小院。但是,没有上、下水,生活很不方便。卫生状况更不好,到了夏天臭味熏天,冬天却又冷又潮。”
2007年10月,让华光村四代人魂牵梦萦的拆迁改造正式启动,2009年10月居民们彻底告别了低矮破旧、污水横流“华侨村”老屋,搬进了“侨馨苑”,居住和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环境好、户型好、房子质量也好,住在这里生活很舒服。”王文福现在住在99平方米的套二房中,生活惬意舒服。
如今的侨馨苑社区有52户近170名居民,其中九成多是归侨、侨眷。社区内已经基本建立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为没有社会就业的居民投交了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社区里300平米的活动中心成为老人们的乐园,每天下午他们聚在一起,搓麻将、比棋艺、唠家常,安闲舒适,其乐融融。
和王文福一样,搬进新居半年、头次在暖气房里过冬的大枣园社区居民王秀敏也享受着新居的敞亮和温暖:“以前住平房时,大部分家庭冬天里只能烧煤炉取暖。为了省煤,只让一个房间暖和,其他的房间还是很冷。现在,不管哪个房间都有暖气,整个房子都是温暖的。”2011年12月30日,青岛最大的城中村大枣园旧村改造居民回迁安置启动,2340套回迁房在五天的时间内全部分完。2012年3月底居民们拿到钥匙,陆续住进了具有西班牙风格的现代化小区中,拥有430多年历史的大枣园村也逐渐消失。
随着“大青岛”的版图洋洋洒洒向东向北铺陈开来,诸多像“华光村”、“大枣园村”一样、穿插在高楼大厦间的“城中村”渐成历史,原来的低矮平房逐渐被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新小区所取代。
据青岛城乡建设委介绍,2007年以来,青岛市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共享发展作为住房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在主城区范围内全面启动了旧城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简称“两改”)。六年来,青岛已累计开工建设“两改”项目148个、拆迁居民9.6万余户;竣工回迁“两改”项目65个,回迁居民4.8万户,极大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城区环境明显改观。同时,“两改”项目中还配建保障性住房104万平方米、1.6万余套,为解决更多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根据近日公布的青岛市“十二五”住房建设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青岛将主要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陈旧缺失的地段实施旧城区改造,计划对约120个城中村实施改造,涉及居民约7.6万户,拆迁改造房屋面积约880万平方米。2015年青岛市人均住房面积将达到30平米以上,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工作。
青岛市房地产开发管理局的统计数字显示,未来三年,青岛还将有旧城区、城中村改造项目60多个,涉及人员不低于10万人。
届时,如王文福、王秀敏一样,越来越多的城中村居民将住上新楼房,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受益者。那些逐渐消失掉的村庄,也将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永恒的记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