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下派干部藏区驻村扶贫 四年脱贫30多万人
中新社西宁12月26日电 (孙睿)“王书记来了快三年,教我如何在自家院里养鸡,又带着我去跑市场、拉客户。现在家里的经济收入比以前好多了。”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兰采乡的牧民俄金26日对中新社记者说。
俄金所说的王书记名叫王正亮,三年前从农行青海省分行下派到黄南州同仁县兰采乡,成为扶贫驻村干部。
为了尽快帮助藏区贫困人口脱贫,2015年青海省共选派像王正亮这样的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7865名,其中藏区下派的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近3000名,实现了青海省贫困村有扶贫(驻村)工作队、贫困户有帮扶责任人“双覆盖”。
根据青海省官方统计数字,截至2014年底,青海省藏区贫困人口已从2010年底的53.85万人减少到20.96万人,年均减贫8.22万人,贫困发生率年降幅6.25个百分点,预计该省藏区将于2018年底实现整体脱贫。
兰采乡所属的同仁县是中国四省藏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县之一。兰采乡是纯藏族牧业乡,全乡4537人,人均年收入5485元(人民币,下同)。
37岁的更智加是兰采乡环曲乎村最贫困的牧民,王正亮至今还没有忘记第一次到他家的景象:“他和媳妇两人蜷缩在床上,天寒地冻屋里却没有炉火,家中夯土墙上还有许多裂缝,连吃顿饱饭都很困难。”
在王正亮的帮助下,更智加开始帮着村里的其他牧民放牧。“这样更智加有了一些较稳定地收入,加之每年夏天采挖的冬虫夏草,生活也不那么拮据了。”王正亮对中新社记者说。
“现在除了能吃饱饭,时不时还有肉吃,日子也好了起来。”更智加笑着说。
青海藏区一直是中国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典型的藏区省份之一。从2010年起,中国国务院扶贫办每年安排专项资金8000万元用于青海玉树、果洛等6个藏族自治州扶贫,并将上述地区纳入中国四省藏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