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老板黯然收场 自称败在“不会喝酒”——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教育新闻

大学生老板黯然收场 自称败在“不会喝酒”

2010年10月13日 07:32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成立近两年的重庆大学生创业基地,本月重新洗牌。4家入驻超过一年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因为经营困难,主动选择退出,或重新返校读书,或重新就业,对于这10名刚刚走出校园不久的大学生,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可谓别有一番滋味。

  有的大学生,把创业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不谙世事,“不会喝酒”。大学生创业基地办公室副主任雷程亮表示不能完全认同:“社交能力只是一个方面,产品存在的问题,更值得总结经验,才有利于今后的成功。”

  运营:一年没谈成一笔业务

  “这不是我的终点,也不是起点,而是我的一个转折点。”这是本月离开的张俊,从广州给记者发来的短信。一年前,怀揣着做中国首家“挑家居网”的张俊,从中山大学本科毕业后,返渝准备打出一片天下,经过一年摸爬滚打,张俊团队无奈离开,但他雄心未泯。

  三人组成的精英团队,有两名成员均是研究生毕业,还曾获得2005年全国首届电子商务大赛推广组冠军,回渝开创重庆的家居电子商务平台,他们的梦想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就破灭?

  “和重庆的家居老板谈生意,半天都谈不出结果,谈到饭桌上时,喝酒又成了一堂必修课。”张俊说,本地一些老板按照传统的商业模式运作,不愿意尝试新事物,导致他们的推广屡屡碰壁。

  张俊举例说,他和重庆一家知名品牌的儿童家居老板谈生意,每次登门拜访,老板和老板娘都热情接待,好酒好肉招待,一说到关于投钱到网上做推销时,对方就请他喝酒,一个可装3两白酒的杯子,老板一口一杯,可连干3杯,不胜酒力的张俊,对于老板的劝酒,既不能推脱,又不敢接招,最后不但生意没有谈成,身体也受“酒伤”。

  宁愿多花钱去租一个门面,也不愿意花点小钱到网上做一些推销,重庆家居老板让张俊很“受伤”,一年没有谈成一笔业务,张俊将失败归咎于自己涉世不深,不谙生意场上的酒文化,于是回校读研考博。

  代价:砸进25万元血汗钱

  “未来一年,将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只要熬过这段最困难的时候就好了!”重庆万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超(化名),是第一个入驻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创业队伍的领头人,一年前,当记者和他在办公室聊天时,他突发的感叹让人印象深刻。

  外号“小超人”的刘超本是贵州人,他成立的重庆万卡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一卡通”消费联盟的推广,其客户就是各大商场。公司希望用“一卡通”来取代目前各商场自己所发行的会员卡,为消费者提供各类增值服务。

  “资金缺口压力大,市场推广遭遇重重阻碍。”刘超说,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小公司,很多大商场不愿意和他们合作,他们本想从中小商场入手,逐渐拓展市场空间,但是经过持续近两年的努力,收效甚微。

  15个人组成的营销团队每天都要吃饭,家中嗷嗷待哺的小孩每月都要奶粉开销,只有投入,难见回报,坚守两年后,砸进大约25万的血汗钱之后,“小超人”选择了退出,只身到一家医药公司谋事,他说先求生存后谋发展。

  现象:超六成以失败告终

  市科委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9月,大约有将近500个创业项目申请入驻大学生创业基地,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在校大学生,其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IT、广告、创意公司等行业,这说明在校大学生创新意识有所欠缺。

  “可操作性差,项目简单停留在创意上,只是思想火花的展示。”大学生创业基地办公室副主任雷程亮建议,在校大学生如果要创业,最好有打工、做销售等实践经验,因为创业所要面临的问题,在校园里不能凭空想象出来。

  据大学生创业基地的调查,重庆大学生创业,有六成以上的创业者以失败告终。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主任李雷霆认为,大学生创业失败在于心态过急,往往急于得到资金,给小钱让大股份,贱卖技术或创意。

  雷程亮举例说,武汉大学生李玲玲创办的天行健公司曾经全国闻名,但是因为和投资方产生分歧,再加上创办者又没有控股,没有掌握到主动权,导致公司最后不得不关闭。

  这提醒大学生创业者,如果你有好创意、或者有自己的专利产品,千万不要随意贱卖,引进投资方一定要慎重,并且要自己控股。

  提醒:创业不要怕失败

  “创业不要怕失败,只有懂得失败,才能进步!”雷程亮介绍,重庆工商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毛静,2006年进校不久用4000元/月的价格在校内租了门面,经营电子产品和组装电脑,但这个门面没有坚持半个学期。这次失败的创业经历让他损失了几万元。

  此后,毛静找兼职,做起了电脑店发放传单的工作,有了一定人脉和经验后,他和同学花两个月自主研发了网站模板技术,并找来一些合作人组建团队,筹办了一个传媒公司,主要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网站策划、设计推广及维护业务。目前毛静创办的公司运转良好,入驻了大学生创业基地。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