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港漂”一族遇尴尬 在港内地生遇“成长烦恼”

2010年11月04日 09:3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内地学生偏爱香港高校

  香港大学在1998年、1999年就已面向内地招生,但一直未受关注。直到2005年,香港科技大学招收了北京、广东和成都的三位高考状元后,香港高校抢大陆生源的讯息才受到很大关注。

  之后几年,香港高校与清华北大长期“作战”,香港高校为争取大陆生源,提供大量奖学金。香港大学为奖励成绩优异具有多方面特长的内地学生,一年就拨款900万港元设立入学奖学金。如此丰厚的物质奖励,成为许多内地学生,尤其是家境普通的内地学生报考香港高校的主要因素。

  在香港读大学,毕业后发展空间大;出国深造路更宽;毕业文凭全球认可等等,也成为内地学生选择到香港读大学的因素。在香港理工大学医学系就读的柯同学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我已心仪很久,学校的赴国外交换生计划我已经报名,并且选择了宾大。”

  对于孩子报考香港高校,国际化是家长较为看重的一点。在深圳的黄先生表示,孩子选择香港的大学,对以后进一步深造和就业都有优势。家长金女士说:“香港高校中西融合的教学理念和全英文的教学环境,能为孩子以后出国留学深造提供更好的平台。”

  “港漂”一族遇尴尬

  一些学生毕业后选择留港工作。香港政府积极推动,2003年“输入内地人才计划”颁布,2006年“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颁布,2008年推出“教育枢纽”政策。长期被冠以“精英”美誉的内地在港学生,原本就有“不闯出名堂不回去”的想法,香港政府这些计划和政策的实施,坚定了他们留在香港发展的信心。

  但据香港媒体报道,现实并不像他们想的那么简单,光是“工作签证”就让他们十分头疼。非香港本地居民想要留在香港工作,需要香港的工作签证,而工作签证的办理程序十分冗杂,许多公司根本不知道如何替内地学生办理工作签证,即使了解办理方法,也因为怕麻烦等因素,放弃聘用内地身份的毕业生。

  部分毕业生有很强的实力加上幸运,找到了香港的工作,但香港的工作压力往往让人难以承受。有香港媒体访问一批在港工作的内地人,发现他们“大部分的生活都是没日没夜地工作,除了睡觉吃饭,就是上班开工,没有私人时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香港人愿意到内地发展,面对这股风潮,留守在香港的内地人有些进退两难,虽然在港工作遇到一些尴尬,但并不选择再回内地找工作。原因何在?

  现在职业资格证是进入一个行业的“门票”,在香港取得的职业资格证并未得到内地的正式认可,若想回到内地工作,还要重新在内地考取职业资格证,在香港学习了几年的内地学生,灌输的是香港教材的知识,与内地教育相差甚大,若想考取职业资格证,难度不小。例如英语考级,内地学生颇为熟悉,香港虽长期受西化教育,对英语的要求也很高,但却并没实行英语等级政策,要在内地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必须“有证在手”,这就得要学生考取英语等级证书。

  许多现实因素,成为“港漂”一族返回内地工作的阻碍,而留在香港却发现香港并不如最初所想的需要他们,有些人觉得有苦难言。

  报考香港的大学,许多学生和家长只看到香港高校的国际化,这只是对“外”的,最后若想回到内地,许多麻烦便接踵而至。所以有专家指出,在报考港校的时候,就应该想清楚到底将来朝哪个方向发展,目标是出国、留港还是回内地。

  2008年,香港政府落实“教育枢纽”政策,放宽在港内地毕业生无条件留港一年,而只要在港持续工作七年,便可获香港永久居民资格。这个政策让一些在港内地生选择在香港熬过这段时间——留守香港。

  在港取得硕士学位的一位学生,毕业后选择去了加拿大,后来又回到北京工作,她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人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生长,在香港,所有公司的工作氛围都差不多,缺乏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环境,只有一小部分内地港漂年轻人适合这种压力土壤。(谭惠丹)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