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教育新闻

专家:完善结构体系 推动职教体系改革创新

2010年12月13日 16: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教育部网站今日发表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周稽裘的文章《完善结构体系,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文章指出,从各地报申报试点内容来看,试点单位在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全日制,非全日制,正规教育和非教育)和布局结构诸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努力调整结构体系,适应产业结构。

  文章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积极有序地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步伐;努力破解阻碍教育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职业教育方面,《规划纲要》强调,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大力发展的方针,转变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方式,把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作为改革发展的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新机制。《规划纲要》公布以后,全国各地迅速行动,积极谋划,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文章指出,就目前各地启动的实验项目来看,试点单位围绕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其中,提升质量和建构体系是各地众多举措中的两个亮点。

  文章称,在实践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提升学生素质,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二是优化结构,从整体上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国计民生的能力。

  文章指出,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中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了在行动中体现和实践这一原则,各地试验项目的设计目标都旨在努力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调整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技术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学校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探索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并以此引导课程、教材、方法及评价方式的具体的改革。校企合作是能否真正有效实现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最重要体制保障。从各地申报的试验项目来看,都普遍设计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这样的关键性的体制改革。在政府主导方面,涉及到规划引领、法制规范、政策统筹、财政保障和依法督导等更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在“校企合作”的内容上,已跳出了单一的人财物资源合作的局限,走向专业设计、课程开发、实训指导、完善评价等更为深入的育人过程,使产业技术进步真正对学校教改发挥导向作用。

  文章说,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规划纲》明确要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从各地的实验验项目来看,都在以积极的姿态主动调整和优化结构,探索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改革创新。努力调整结构体系,适应产业结构。有的提出中高职衔接和协调发展,形成职业教育的类别特色;有的强调努力推进职业教育的终身化,从而适应学习型社会,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学习需求;有的提出优化地区和城乡布局,促进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有的提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避免小而散,广泛发展集团化、集群化办学、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的集约化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升。从各地报申报试点内容来看,试点单位在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全日制,非全日制,正规教育和非教育)和布局结构诸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构建灵活动态的调整机制,努力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文章强调,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涉及到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各方面的利益和谐。学生通过找到适应自己的职业教育,获得生存技能工作技能和终身发展能力,从而获得有尊严的劳动和稳定的收入,支撑家庭的持续。社会通过各种技能人才的公共服务,实现人力资源有效开发,使人人有业,人人乐业,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国家通过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对接,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综合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实施《规划纲要》过程中必须放在突出位置的战略举措。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改革试点为实践载体,以提升质量和构建体系为抓手,全面推动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