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因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学习时报》上发表的,有关高考改革部分的论述掀起舆论的热潮。随后,教育部称并未对外公布有关所谓的“高考改革方案”。目前已经进入了2011年高考轨道,即便有“高考改革方案”也不可能现在公布。(1月9日《新京报》)
重庆时报一评:
按照解释,这场舆论风潮完全是场误会。袁部长文章确实也只提到“高考改革的主要思路”,并非成形的方案。但,一个只是方向性的“思路”,怎会掀起如此大的波澜呢?这其中所饱含的民意期待,恐怕不是澄清误会就能平复的。
一方面,现有的高考体制对公平造成的焦虑,以及在人才结构优化上的落后,为公众诟病久矣;另一方面,改革又始终停留在“只听脚步声,不见人下来”的状态。在这种急切的期待下,高考改革只要有风吹草动,就极容易触动公众的神经。
“民意已经过河,某些人还在装着摸石头”,这用在高考改革上同样适合。近些年来,高考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这其中不但有对高考公平的忧虑,更有对人才培养结构方式改变的期待。不可否认,在教育资源存在失衡的现实情境下,全国统一高考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公平期待。
教育部有责任给公众一个路线图和时间表,不能只是闭门造车,更不能纠缠在一些细节的改良上。事实上,教育公平的实现、人才结构的改善,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现有的高考机制正成为影响公平和优化人才结构的掣肘。高考改革方案“只摸石头不过河”,已经让民意变得浮躁和不安。作为承担着高考改革重任的教育部,不能总是让公众沉浸在高考改革的幻想中。 (张勇)
华西都市报再评:
“一考定终身”饱受诟病,已经不是一两年了。好不容易,教育部长袁贵仁在报上撰文,提到了这个问题,让大家以为看到了高考改革的曙光,于是,一时间,万众雀跃。可是,尴尬的是,跃早了!随后的官方澄清的那套词,我们闭着眼睛都能背。无非,时机不够成熟,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非一时一域可以速成。
这些,我们当然理解。但是,压力再大,阻力再巨,改革也不能却步。高考乃至整个教育制度的改革,已经到了不得不为的时候了。高考要改的,也绝不只是考试次数,选才方式等技术性细枝末节问题。而是有些沉淀已久的沉疴积弊,都必须下决心,重药祛之。
考试的公平性、选才的精准性,很多时候不是一个考试制度可独力承载的,它要受制于方方面面利益掣肘。有被冒名顶替的罗彩霞,有胡乱加分的“三模三电”,权贵子弟成加分俱乐部,贫寒人家上升通道逼仄淤塞,这难道仅是高考制度的问题吗?
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染指其中的权力失范,将那些失衡与不公勾勒得更显性,更刺眼。而这些则是在大的制度性改革前,都能早点着手解决,也是必须和制度改革同步配套推进的,只有相关制度的连环解套,才能最终助推一个人人平等、人人受益的考试选才制度。 (李晓亮)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尚初】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