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工程师严重短缺 专家呼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

2011年01月24日 10:01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真正的卓越工程师从何而来?在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我们的思考正当其时。(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工程技术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但今天,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全球范围内,工程师正处于严重短缺之中,且愈益严重。

  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怎样培养工程人才,中国更为急切——未来二十年,中国继续保持宏大的工程规模,许多重大工程项目从跟踪走向领跑,这些都需要更多优秀工程科技人才化蓝图为实景。工程教育如何呼应这样的时代要求?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目标直指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的高素质建设者。

  真正的卓越工程师从何而来?在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我们的思考正当其时。

  下一位爱迪生在哪里?

  现代化建设的一大瓶颈是缺少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其中就包括大批优秀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现实使我们痛切地感到,我们的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如何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批合格的生产一线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是多么紧迫,多么关键。

  陈进玉(国务院参事室主任):今天,无论是避免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频发,还是提高产品质量,推进节能减排;无论是提升传统产业还是发展高端制造业,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无论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是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都需要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数量足够,并且能够面向生产一线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这是中国工科院校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潘云鹤(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这次金融危机以后,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关注到工程科技的创新人才。美国的企业家发出孕育下一位爱迪生、乔布斯、盖茨的呼声,他们说,美国经济唯一重要的刺激措施就是科学家和企业家。工程师正处于换代和升级的转折时期,这是工程科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新形势。

  怀进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有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中国在工程学科的本专科人数的比例在世界上也是最高的。如何实现工程教育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已经不是过去单独一件事两件事就能够解决的。所以如何建立中国工程教育的体系,推进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工程师培养难在哪儿?

  工程师碰到一个问题不是回答对和错,而是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去解决它,这条路走不通,换一条路走。所以,考试中的选择题不是培养工程创新的思维模式,创新型工程师的知识特征应该是宽、专、交相结合。

  潘云鹤:一直以来,工程人才的培养,就是先学自然科学知识,然后应用到工程科技上,但是,当代工程并不等于自然科学的应用。可以举出很多工程科技早于自然科学出现的例子:第一代蒸汽机出现的时候,没有热力学;第一架飞机飞上天的时候,也没有空气动力学。创新往往需要对存在的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工程创新要求知识和方法的综合性。

  工程师的知识也不仅基于自然科学,还基于社会科学和实践经验,因此,工程教育要非常强调工程设计。同时,工程师的思维方法也不一样,工程师碰到一个问题不是对和错,而是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去解决它。这条路走不通,换一条路走,这就是工程师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考试中的选择题不是培养工程创新的思维模式,创新型工程师的知识特征应该是宽、专、交相结合。

  中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模式一直以来有两个,一是专业技术型。第二种模式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沿着理论加上新技术前沿的路径,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更多的转向理论研究。这样的人如计算机、数学模型等基本技能掌握得很好,但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应下降了。很多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写文章,没有能力搞设计。

  中国还需要另外三类人才。一类是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而且要有多种专业知识的人才,这是交叉型技术人才,可以用于技术的集成创新。第二类需要有理论有技术,同时要能够进行创新型设计的人才。这种人才在市场经济时代非常重要,能够进行产品的创意设计。第三类人才是既有理论又有技术,又有市场创意和经营能力的人才。这类人才说明了工程教育和商业教育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后面三类人才,应该讲全世界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完全转向,但是我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要迅速地转向这五类人才的培养。每一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重点,选择其中的若干类加以重点培养。

  工程教育怎样改?

  学生培养的目标和标准应该强调,做人第一,修业第二。如果学机械的不愿意进车间,学煤炭的不愿意下矿井,学地质的不愿意爬深山,学建筑的不愿意到工地,而且动手能力差,适应环境差,我们工科院校每年培养的数百万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出路在哪里?

  陈进玉: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要加强也要改革。说到加强,首先是要搞好地区的高等教育布局,因为工科办学的投入大,政府更应该加大扶植的力度。

  说到改革,究竟改什么?我认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是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要求,确定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法。

  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在学生培养的目标和标准上强调,做人第一,修业第二。如果学机械的不愿意进车间,学煤炭的不愿意下矿井,学地质的不愿意爬深山,学建筑的不愿意到工地,而且动手能力差,适应环境差,我们工科院校每年培养的数百万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出路在哪里?

  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同生产一线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短缺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彻底改革教育同生产脱节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大学生职业操守的培养,注重动手能力的训练,注重团队精神的熏陶,要倡导这样的学风、校风,多一点实干,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合作,少一点自我。多一点奉献,少一点索取。

  朱高峰(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教育要坚持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大批的工程师。我觉得这个目标不能动摇。事实上,改革开放以后,这个目标已经在一段时间里被放弃了。在培养方面,现在要更加突出能力的训练。学校要恢复设计的课程。从课程设计到毕业设计,过去这个传统是很好的,但是后来都改成写论文了。论文不是不可以写,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潘云鹤:加快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我们认为首先要使学生增强实践性,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和案例教育,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特别想强调的是,工科教师本身要有很丰富的工程背景。现在很多大学评价教师,太讲究论文的发表,我认为,对工科教师绝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评价。比如建筑学教师,工艺设计的教师,你去强调论文的发表,而不去强调他产品的设计,建筑的设计,这个导向是完全不对的,这样的人才培养出来不可能是那个领域的优秀人才。

  同时我建议,企业的优秀人才到大学去任教,大学教师工科教师要到企业去兼职,而且大学和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建设实践教育的基地。

  当然除了教育环节以外,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是科研,一个是设计。这两个环节需要彼此补充和衔接。要培养学生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系统能力。当前很多大学的工程专业,以毕业论文代替毕业设计的做法必须及时纠正。

  怀进鹏: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应该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途径和培养标准方面进行全新的注释和分类多元化的指导。过去七年,北航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特别是通过战略需求组建大团队,建立研究学术基地,把人才培养,项目基地和国家需求作为四位一体的结合模式,在战略高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性的结果。我们组建的高等工程学院,以重大基础研究和工程问题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研究状态;中法工程师学院则通过通识教育和工程师实践,培养具有全球竞争能力的工程化人才。产业界与学术界紧密合作,让我们看到了卓越工程师大批涌现的光明前景。

  链接:

  ▲工程师荒蔓延全球 全球近40%的雇主难以在市场上找到合适人才的前三名是业务代表、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日本数字技术行业缺少近50万工程师。丹麦,到2020年,工程师缺口将达1.4万。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高等工程教育大国 2009年,中国90%的本科院校开设有工科专业。工科本科、研究生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30.4%。(记者 丰 捷)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