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调查显示:近一半青年教师感觉生活压力大

2011年01月26日 13:37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核心提示:

  □人才培养,关键在师资。培养杰出的青年教师被公认为是一流大学的特点之一。我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最大、最核心的差距是师资队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调查显示,近一半青年教师感觉生活压力比较大。

  □高校如何集聚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如何在青年教师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刻不容缓。

  【观察】

  重科研轻教学,如何调节?

  重科研、轻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科研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一流大学的科研必须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2008年,董颖霞从某大学取得英语专业硕士学位后,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寻找外企工作,而是一心想去大学当教师。终于,董颖霞成为了北京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英语教师。

  “商务英语”、“翻译”或“英语国家概况”等专业课程与全校的公共英语课都曾是她的教学任务。董颖霞算了一下,平均下来每周的工作量是8个课时的专业课和16个课时的公共课。课程数量虽然不多,但备课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董颖霞平均准备1个课时的专业课最少需要半天时间;准备1个课时的公共课最少需要2个小时。这样,她周末还要加班备课。

  “我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备课。” 董颖霞说,“以后如果再有科研任务,肯定吃不消。”

  在大多数教师的心目中,科研和学术论文发表的分量远远超过了教学。现在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非常严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袁本涛分析,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对教师评价的政策导向。现在几乎所有的高校,不管是一般本科大学还是“985高校”,在职称评审中,都要求教师们在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或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期刊上发表多少论文,要有多少省部级以上的研究课题以及科研奖励,出版多少专著等要求。学术论文发表直接与职称评定考核体系挂钩,是硬指标。

  其次,高校对科研和教学奖励相差悬殊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山西某大学助教王晓晓(化名)说:“我们学校对一篇SCI论文奖励上万元,而一个学期代课100个课时以上,所得课酬也只有2000元到3000元。”

  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压力很大,工作时间也较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近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六成的青年教师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两成的青年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压力之下,教师面临教学与科研的取舍。

  近期,王晓晓在学校本科生的调研中发现,部分教师因科研压力大,对教学的投入减少。她说:“个别教师工作责任心缺失,备课、讲课不够认真;甚至有教师上课没有教案,或者所带教案与所授内容不一致,讲课随意性较大;由于批改作业不计工作量,个别教师很少布置课后练习题,课后辅导答疑也少,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所学知识不能巩固。如此种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此,袁本涛表示,一流高校必须承担起科学研究的重任,自然也要求教师重视科学研究。但重视科研不等于忽视教学,科研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是所有大学的根本,一流大学的科研必须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为保证教学质量,高校都有听课评课和学生评分制度。对评分结果进行公示或与职称评定挂钩,都对改善教学质量有帮助。对外经贸大学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实行不良记录或师德问题一票否决的规定。每学期前教师都要竞争上岗。几位教师同讲一门课,接受领导、教师和学生综合点评。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徐子健说,竞争不上的教师就不能完成教学量,进而影响职称评定。

  在美国,学生的评价更有分量,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去留。霍夫斯特拉大学终身教授张勇说,学校在考核他的终身教授申请时,曾给他之前5年教过的250多名学生发送邮件,询问他的教学情况并让学生投票。张勇说,学生对教师教学和人品的点评在每一次考核中都十分重要。

  学术休假也是美国高校对教师科研的平衡制度。学术休假项目于1880年由哈佛大学首创,是指高校教师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享受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带薪休假。目前学术休假制度在西方国家高校普遍实行。实践证明该制度可以保证高校教师在一段比较集中的时间内静下心来,在学术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学习和提高,潜下心来专门从事学术访问、交流、培训或著书立说等纯粹的学术活动,已被证明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有效措施。

  自我提高,动力何在?

  部分青年教师担心出国进修影响国内职称评定,积极性不高。学校可以从制度层面激发青年教师完善自我、提高教研能力的主动性。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和科研主力。徐子健说:“我们一方面要引进优秀的海外人才,拓展师资队伍的多样性,同时也要对本土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或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据了解,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出国进修或在职读博的机会和优惠政策,用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和学术水平。有的学校还寻找到与国外院校联合培养或合作科研的项目,等待教师申请,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但是,青年教师在这方面的积极性却不高。

  中科大校长侯建国在去年10月召开的“一流大学系列研讨会暨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上曾说,中科大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完成国家的公派出国计划了,因为年轻人都不愿意去,他们觉得出国学习很艰苦,还要耽误国内的事情。

  青年教师张天舒今年刚到山东大学任教。对于出国进修和交流机会,他表示很有吸引力,但5年之内不打算申请。根据该大学对新教师的规定,张天舒必须平均每年在中文社会科学文献期刊中发表两篇论文,否则会影响职称评定。

  徐子健也有同感,有些教师在国内做科研或讲课收入比较高,基本不愿意出国进修,怕影响收入。

  袁本涛在调研中也发现此类现象。其原因是,青年教师出国的待遇很低,因为他们派出的身份一般是访问学者或者博士后,其经费只够在美国等国家的基本生活,根本谈不上体面;教师出国还要交出国保证金等,且手续繁琐;另外,出国期间没有国内的待遇,教学工作量也没有了,影响他们的收入和职称评定。

  对此,徐子健建议:“学校要从制度层面出发,激发青年教师自我完善、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外经贸大学已将海外学习经历作为职称评定中的一项考核内容。为吸引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或合作科研,该校不定期举办教师沙龙,邀请出国进修或访学的教师介绍科研项目和研究方法,同时分享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悟。

  在美国,几乎没有高校承担培养教师的义务,主要靠教师自己奋斗。张勇介绍,美国高校对大多数青年教师实行“非升即走”的制度,如果在5年到7年内不能通过定期考核,或最终没能取得终身教职身份,将被学校辞退。被辞退的教师在应聘其他高校时会失去优势,即使有幸再次进入高校工作,也要从头做起。因此,严格的制度和失业的压力,使美国大学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提高,并取得更多更好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除了制度上的激励,袁本涛说,青年教师要带着专业发展的目的出国,选择在专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外高校,不能为了出国而出国。袁本涛表示,不是有了博士学位就可以在大学当老师。大学除了对教师的基本学历有要求外,还应该对进入大学教师行列的人员进行系统的教育教学专业培训,使他们在教育理念、方法、技术、领导力与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地掌握相关的教学、教育知识,成为一名专业教师。

  高消费时代,怎样安心从教?

  在高消费时代,要让青年教师全心投入教学和科研,关键是要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这也需要学校整体文化和学术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

  王晓晓的助教工作,在家人和朋友看来很稳定,很适合女孩子,也是王晓晓的理想。但是,每次被问及收入情况,这位清华大学硕士总是故意岔开,不愿意透露。她平均每月工资只有1600元。由于还没有教学任务,因此少了几百元的课时费收入。

  这段时间,王晓晓的同事郑老师正在为儿子上幼儿园的事犯愁。学费每个月就需要1500元。而他自从2003年进入这所大学任教,到现在每月也只能拿到2500多元工资。郑老师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课余时间到一所三本院校兼职代课,挣点课时费。

  “这肯定会影响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但也是无奈之举。”王晓晓表示理解。

  袁本涛说,在物价飞涨、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的环境下,如果青年教师们的工资太低,再让他们安心教学、安心科研是不现实的。

  对此,很多大学也从教师的价值观教育入手,培养他们正确看待名利,开展了大量入职培训、师德宣传等活动。

  “但是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很难,需要靠学校整体文化和学术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徐子健说,“在高消费时代,要让青年教师全心全意地投入科研和教学,关键是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袁本涛说,要让教师们不受外界诱惑和干扰,专心本职工作,根本还是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们不要为生存担忧。

  近年来,对外经贸大学着手提高教师收入,以每年10%的比例增加岗位津贴;青年教师可从学校借到10万元的购房首付;各学院也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举办学术会议或培训课程自行创收。例如,商学院全英文授课的MBA课程班吸引了不少国际学生和商界人士,同时也为该学院带来较好的收益。

  “我们鼓励教师打造精品课程,为学校,也是为自己创收。”徐子健说,“教师收入提高,我们就可以留住人才。”

  美国大学全职教师约有170万人,包括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讲师等,他们的收入会依据大学的类型、地区和专业的不同有较大差异。美国大学教授协会2009年对大学教授薪水的调查显示,全美全职的大学教授一年9个月的平均薪水是10.8749万美元,副教授平均薪水是7.6147万美元,助理教授平均薪水为6.3827万美元,讲师的平均薪水5.2436万美元。美国大学教授除任教的收入以外,还可以从暑期授课、研究、写论文或出书、校外兼职等方面获得额外的收入。

  “要真正让教师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就必须在待遇上落实。”袁本涛说。(记者 张东)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