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论文数量比较少,自从2004年有独立的国内实验室后,发表过3篇原始文章。2006年、2009年、2010年,我在北京的实验室论文数量为零。”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就科学界如何潜心学术、摒弃急功近利专访北京大学教授饶毅。他一直坚持科研的质量、回归科学本质,秉持“慢”的理念。(2月10日《中国青年报》)
饶毅有“底气”也有机会把自己的“慢”呈现出来。
说其有“底气”,是因为他回国时,是美国西北大学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这样有来头的“人物”,学校是不会以其暂时“不出活”就让他走人的。但即便这样,饶毅也感到了压力。从他的处境推想,如果几年不出一篇论文,得到的支持就可能难以持续,可能他就承受不了压力了,要尽快转型“急功近利”。说其有机会,是指要换成其他人,两年没有一篇论文,一年一考核,两次不合格,基本上已经“走人”了,怎么还有机会有心情谈自己的“慢”,得好好想着怎样炮制出论文来,应付考核,养家糊口。
饶毅的学术状态是令人羡慕的,这是做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科研的状态,是追求科研的质,而不是量的状态。但就是如他这样有声名的学者,也生活在论文的无形压力中,可见这种状态,对很多学者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当然,对于这种学术状态,各方的意见是不一的。一种有代表性的意见是,这种状态可能出好的科研成果——对于有学术理想、学术兴趣和追求的学者而言,所谓“十年磨一剑”;也可能制造一大批“学术懒汉”,一些混日子者,可以此为理由,拿工资不出活,这样下去,大学还有啥成果可言呢?
为了不让教授们成为“懒汉”,也为了大学多出成果,今日的大学普遍实行对教师的量化考核,要求每年产出多少经费、论文、专利,将这些直接与待遇挂钩,与来年招收研究生挂钩,还与“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挂钩——考核不合格,就降职、走人。
单从效率看,这种考核评价,似乎效果不错,我国的科技论文数量早在2007年已经全世界第一。但与之对应的,却是一个尴尬的现实,我国科技论文的引用率排在全世界100名开外,有大量的论文是“零引用”,大批论文是只供业绩考核、职称评审的“职称论文”、“工资论文”。
是慢好还是快好,其实已有答案。说到底,教授们要有“慢学术”的底气,不在于自己已经取得怎样的学术地位,而在于有良性的学术管理体系。 熊丙奇(评论员)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尚初】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