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教育部这位官员的话———我们虽然可以理解这位教育部的官员心理,但他说的实在不符合现实的逻辑。说到底,他这句话就是一种典型的民意忽悠。
不妨随便问问,这世间到底有几个父母不想让自己孩子上好的学校?如果不愿俯拾民意,不妨再去问问自己亲友,甚至叩问自己,是否愿意让孩子进差的学校读书?拿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说法来应对民意,就是对公众打“太极神功”,来掩蔽与推脱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责任。这种不顾民意民情的敷衍,不是忽悠是什么?
媒体曾报道,江苏省交通厅在面对网友提问时,提供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答案,最后被网友嘲笑为“江苏最牛的政府回复”。与那些技术拙劣的忽悠民意相比,王定华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说成是忽悠,不仅具有文字游戏的迷惑性,还因为打着“科学”与“逻辑”的旗号,更加具有欺骗性。
不难想象,按照这样的逻辑,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考不上好学校,没有好的前途,要归结为他们自身不够努力,或者把责任推给家长们来承担。这位教育部官员一定可以通过事例来证明这种“在某种程度上”的正确性,比如,他可以热泪盈眶地举出一个甚至多个“山窝里飞出金凤凰”励志故事来,成功地让家长们回家打小孩屁股,或者打耳光责怪自己无能。问题是,科学是从来也不是要特例来支撑的。教育资源不公造成的悲剧,已经被普遍事实与大量数据证明过。
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作为教育部官员,竟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问题漠然到这种地步。要知道,“好的初中,好的小学,乃至好的幼儿园”,这些都是教育的起点,理应具有全民性、公益性、基础性特征,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也是社会发展的均衡器。这本身就要求,义务教育不应该将公民分为三六九等来提供。作为教育部官员,不去反思在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上的公共责任,反而扛着“忽悠论”把问题推给社会与公众,这种做法完全背离了权力应有的品质。
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问题迟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是与背后牵涉到太多的利益博弈有关。这不仅体现在不同区域之间,也体现于社会不同利益阶层之间。不难想象,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发达地区要优于落后地区,而那些有权有势群体也远比普通公众更容易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机关幼儿园”享受天价财政补贴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说得再直白点,谁又能否认一些教育界行政官员要远比普通公众更容易上好的学校呢?
对此,就算还有少数教育行政官员把自己孩子送到了山沟沟里面去读书,恐怕也没法改变人们去相信“教育行政官员更容易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普遍心理。所以,面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严峻现实,相关权力绝对不能拿“孩子的起跑线”来忽悠民意,而是应该拿出足够的诚意和勇气,正视问题存在的根源,来保障义务教育资源的充分性和公平性,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现实存在的不公平,真正让义务教育回归公共产品的本义。 (单士兵)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