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沈阳教育十年规划出台 普通高中将试点自主招生

2011年03月03日 20:41 来源:东北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未来高中的招生制度将发生重大变化,高中将开展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试点。”2月28日,沈阳市教育工作年会召开,会上下发了《沈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还对“入园难”、“择校热”等热点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时间表,2013年沈阳将新增100所普惠制幼儿园,2015年新增学前教育学位3万。到2015年,“择校热”现象就将逐步消失,因为优质小中学要扩张,那时学校间的教学质量差距将明显缩小。

  新增百所普惠性幼儿园

  《纲要》提出,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城镇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地方政府使用。到2013年,全市新增普惠性幼儿园100所;到2015年,全市新增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3万个;到2020年,公办与民办幼儿园在园人数大体相当。

  支持优质公办幼儿园通过兼并或办分园的方式对街道办的薄弱幼儿园或新建小区幼儿园进行连锁经营。支持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在大村办分园和在小村设幼儿班。鼓励企业开发幼儿园地产资源并进行连锁办园,创建一批标准统一、管理一体、资源共享的幼儿园。对于“家托”,相关部门将进行全面排查,而且区、县(市)政府还要建立“家托”定期退出机制。

  沈阳还将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幼儿园收费实行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的监督。

  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择校热”一直是困扰中小学的主要问题,而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学校之间水平相差过多。《纲要》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要以均衡配置办学资源为重点,逐步缩小义务教育区域间、学校间在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在2015年实现区、县(市)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从现在开始。沈阳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将由350元每生每年提高到700元,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将由550元提高到900元。

  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城区优质学校对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和新城、新市镇学校进行托管。鼓励优质学校对区域内少量弱小学校或新建学校进行兼并或联合办学。探索“特许学校”改造相对薄弱学校的管理方式。提高区、县(市)对接的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运行质量。2020年前,努力实现“区域内学校间办学水平基本均衡、城乡间教育质量差距明显缩小”的目标。

  优质高中可自主招生

  未来,高中的招生制度将发生重大变化,将开展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试点。沈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主招生名额在整个招生名额中所占的比例不会太大,就像是现在大学的自主招生,也只是在整个招生名额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自主招生。

  目前,沈阳高中的自主招生还没有具体方案,据了解,全国已经有部分城市开始试行高中自主招生制度。从试点城市的经验来看,主要采取学生自荐和学校推荐两种方式,自荐生和推荐生还需要在中考达到“控分线”。从招生的内容看,虽然自主招生偏向特色,但是学校仍然很注重“全面发展”、综合优势强的学生。

  部分高中试点自主招生的目的是给高中自主权,打破长期以来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状况,转变为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

  高中集团化发展

  除了招生考试制度有所改革外,沈阳将继续推进普通高中的达标工作。到2015年,完成所有公办高中的标准化建设任务。支持优质高中与区域内弱小的普通高中进行联合办学或面向农村地区跨区域托管新城、新市镇的普通高中,实现集团化发展。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

  同时,沈阳还推进普通高中的特色建设。支持普通高中学校立足学校传统和优势,发展校本课程,创新育人模式。到2015年,建成不少于10所的艺术、体育、外语、科技、民族教育等特色高中。到2020年,所有省级示范高中都有明显的学科特色优势。记者 张曦尧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