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一听进车间大学生掉头就走 招聘会窘境为哪般

2011年03月04日 09:16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正逢节后用人单位大呼“招工难”之时,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也进入了最关键时刻。记者采访中发现,空闲岗位和富余人才两个看来可以互补的因素,现实中却难起“化学反应”,想让大学生做工人,似乎有些难。

  李墨华是扬州大学工科专业的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他从媒体上得知,今年广东、江浙等地用工形势非常紧张,一开始感到十分庆幸,以为找到好工作的几率很大。谁知跑了省内外几场招聘会,却发现现实并非如此,“企业急于招收的大多是一线操作工,至于我想应聘的管理、技术岗位要的人似乎还是个把个,而且竞争激烈,一个岗位都有至少10个人在争。”

  有意思的是,扬州一家数控制刷设备公司的招聘代表吴子中同样被现实“撞了腰”。他告诉记者,2月26日他参加了一场在扬高校毕业生招聘会,招聘会的火爆程度让他欣喜,足有四五千名大学生进场,但结果让他不满意。“报名火爆的岗位集中在销售助理、机械设计这样的办公室岗位,而加工中心操作工、钳工这些一线岗位却应聘者寥寥。”

  吴子中说,“今年公司工程操作人员比较缺,所以待遇也放得高,比如钳工最高工资放到了3000元以上,比销售助理这类办公室岗位要高出20%左右。但很奇怪,我们介绍岗位时,一听是进车间,多数大学生掉头就走。”

  “我们做过一个调查,发现现在的劳动力紧张和年轻人受教育年限变长存在一定关系。受教育时间长了,服务于社会的时间就变短,同时,受了高等教育后他们在意识中会觉得自己有更高一级的技能,不愿再去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扬州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何秋林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我国劳动力和人才就业市场互相割裂,以“学历”作为划分人力资源用途的标准,客观上也助推了这一错误观念的流行。

  “去办公室好”还是“去车间工作好”?记者在扬州高校就此做了一次随机调查。受调查者中,认为今年就业形势好的毕业生超过总数的80%,理由几乎都是今年不少地方出现了“用工荒”。希望“去办公室”的人占到总数的80%,只有20%愿意“去车间一线”。值得注意的是,认为进办公室工作要比进车间“符合身份”的人数超过一半,而认为去办公室要比进车间更有职业前景的则超过了90%。

  “后两个数据说明,大学生就业时更重视职业发展空间有多大,以及给自己带来的身份认同感,这甚至超过了待遇。”扬州大学物理学院团委书记邹明伟分析道,大学毕业生到一线当工人在发达国家是很正常的事,且大学毕业生是一线工人的主要来源,这既与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状况有关,也和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有关。“目前就江苏省来说,适龄青年中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经超过50%,高等教育可以说已经普及,但产业发展本身却仍停滞在工业化中期,表现在一线工人在产业循环中仍属于单位创造价值最低的群体,所以他们在晋升机会、待遇、身份地位上都不如其他岗位。因此,要让大学毕业生更多走向基层一线,除了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最关键的还是企业要加快转型,转变用人观念。

  依据现代人力资源理念,只要是能用得上的都是人才,所以,现在很多地方致力于将两个市场进行资源整合。比如,扬州市已经从政府管理机构的设置上进行了改革,将原劳动局和人事局合署办公。同时,一些企业也在寻求自我转变。在今年春节期间扬州举行的新兴产业专场招聘会上,一些光电企业纷纷用“员工晋升路线图”吸引求职者。在这些企业,可以从一线员工干起,有机会升到工段长、车间主管甚至副总这样的高级管理岗位。这些企业的应聘者表示,企业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让人感到企业很正规,对应聘者很重视,对今后的职业发展心里有了数,也就敢“出售”自己了。(记者 张 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