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女孩向爸爸汇报南科大第一课:全英文,很好懂

2011年03月23日 10:03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本周,备受瞩目的南方科技大学开课了。周一上午,香港大学顶尖物理学家唐叔贤走上讲台,为首批45位学生讲授“南科大第一课”:应用物理。当天晚上,南科大学生、瑞安女孩陈杳就激动地给爸爸陈钱林打来电话,讲述第一天上课的感受:老师上课非常好听,内容很好懂,全班同学都很兴奋!

  再没“退路”,还可以当科普作家

  昨天是南科大上课的第二天,可能是学习有些忙,晚上7点多,陈钱林告诉记者,女儿当天还没来过电话。自从今年2月27日,女儿去深圳南科大报到后,每天通电话,成了父女俩的必修课。

  陈钱林是温州安阳实验小学的校长,在当地颇有名气。说起女儿选择南科大,陈钱林说,这是父女俩共同的主意。在爸爸眼中,女儿一直是非常独立、有个性的孩子,在当地重高瑞安中学读书时,和老师合作得很好,平时以自学为主,遇到问题时就向老师刨根问底,回家作业则是有选择性地做。

  最早知道南科大的是爸爸陈钱林。2010年正月,去北京参加“卓越校长”培训的陈钱林,遇见了朱清时。当时陈杳的龙凤胎弟弟陈杲,已经是中科大少年班的学生,因此陈钱林对中科大原校长朱清时特别有感情,听说朱清时正在创办一块“教改试验田”,并表示“高三复习是白白浪费时光”,陈钱林立马用短信将这句话发给了女儿,因为他知道,这话是从小有着良好自学习惯和科学梦想的女儿最喜欢的。

  之后,父女俩便成了南科大的粉丝,搜集关于这所大学的一切信息。去年12月20日,陈杳在爸爸的陪同下,前往北京参加了包括物理、数学、英语在内的南科大笔试。今年1月下旬,陈杳收到了南科大的面试通知。

  面试前,一向尊重孩子的陈钱林和女儿谈了一次心。“这次去面试,如果被选上,你就没退路了,现在南科大还只是自授学位和文凭,你考虑好了吗?”女儿的回答,让一直坚定支持南科大的陈钱林彻底放宽了心:“爸爸,你不是说追求的过程是幸福的就好么,再没有退路,我还可以做一个科普作家。”

  人气不旺,大学味儿还不浓

  陈杳是面试后的第三天,接到南科大的录取电话的。这名从小梦想当科学家、把爱因斯坦作为偶像的女孩,之前还在担心,因为面试时,一位物理老师对她回答的评价是:喜欢空想。

  2月26日,又是在爸爸陈钱林的陪同下,陈杳正式到南科大报到。当时,朱清时对家长和学生们阐述的南科大以做人为先、研究性学习为主的办学理念,让陈钱林和女儿都觉得来对了地方。虽然正式跨进南科大校门时,陈钱林发现,学校规模不及其他高校,因为师生少,大学味儿没那么浓,人气不旺,但这些瑕疵,在学校的理念和课程设计面前,都不重要了。陈钱林说,南科大大一、大二不分专业,大三、大四依托研究院让孩子们研究性学习,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这样,而且听女儿这几天谈的学校情况,他发现,这是一所很重视“自学”的学校,老师更希望学生通过自己去“悟”,真正学到知识。这些都很符合自己教育子女的理念。

  作为首批教改实验班14名女生中的一员,陈杳与另外两名来自陕西和深圳的女生,共处一室,陈钱林说,这批学生都是1993、1994年出生的,所以大家很容易就混熟了。

  课程松弛有度,学生很用功

  就寝室而言,南科大和其他学校无异,但特别的是,学校将老师和学生安排在一幢宿舍楼里,楼上住学生,楼下住老师,陈钱林说,在宿舍的一楼,还特别开辟了一块聊天的区域,专供学生和老师交流用的,“这个特别设计,很符合书院式的办学。”

  根据媒体公布的南科大课程安排,本学期共上16周课,专业知识和实验练习相结合。每节课50分钟,周一和周二上下午要上满8节课,主要是英语、数学和物理,以老师讲授为主;周三则轻松一些,只有下午4节课,分别是国学经典和体育,为学生留出自由安排的时间;周四和周五同样要上8节课,但以练习和实验课程为主,例如微积分练习题,特别开设导师辅导课,让老师更专注于每个学生个体,同时为学生大三进入研究院“预热”。

  尽管学校一周的课程安排松弛有度,但刚接触新课程的学生都很用功。昨晚8点,在南科大就读的浙江另一名温州学生赵宇君给记者发来短信:“不好意思,最近很忙。”

  新闻链接

  2007年3月深圳市政府提出筹建南方科技大学。2011年1月,该校获教育部批准筹建。

  3月1日,首届教改实验班45名学生赴广州参加两周军训,随后开始课程学习。

  3月20日,南科大春季开学典礼在深圳南科大本校举行。

  3月21日,我国顶尖物理学家唐叔贤为学生们上第一课,近两小时的课程里,所有专业术语均用英文表达,且PPT课件和教材均为全英文。

  记者 朱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