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前后出生的孩子属于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即“独一代”,而随着他们结婚生子,就产生了“独二代”。但原本就是“大小姐、大少爷”的“独一代”们,因为工作、娱乐、学习等各种事务,形成了“只生不养”的情况,将孩子丢给双方父母长辈照顾,自己则当起了甩手家长。但正是由于长期与孩子分离以及隔代教育的弊端,出现了比“独一代”更加骄纵、依赖性更强的“独二代”,他们的教育问题突然之间变得棘手起来。
当然,也并非全部家长都想甩手。韩女士与丈夫上班都在花溪,每天早上6点多出门,晚上8点才进家,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孩子在韩女士休完产假之后,就送到了奶奶家,平时工作日孩子都是由奶奶照顾,周末才去接孩子回家一、两天,甚至不接。
后来随着工作调动,韩女士上班地点改在了贵阳,再加上孩子读幼儿园了,于是韩女士决定接孩子回家自己带。可麻烦事情就来了,韩女士每天叫儿子起床就要花去半小时,而且儿子还哭闹不休,煮了面条却非要吃糯米饭,稍有不顺儿子就大哭、满地打滚。而且,诸如吃饭不坐饭桌旁、上厕所不冲水等一些不好的习惯怎么教都改不过来。“儿子还三天两头给爷爷奶奶打电话告我的状,说我是坏妈妈,真是气死我了。”韩女士苦闷地说。
像韩女士这样将孩子“寄养”在父母处的家长不在少数。前不久,金阳某幼儿园举行亲子活动,来参与的家长中有50%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等祖辈,一问之下才得知,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或者工作繁忙,平时照顾孩子的工作都落在了老人身上。一位幼儿园老师说,很多比较调皮的孩子都是由祖辈照顾的孩子,这些孩子相较而言会显得更加自私、易怒,动手能力也比较差,“最难管教的就是这些孩子了,有些3、4岁了吃饭都还要喂。”
从事幼儿教育研究的罗老师说,大多数“独一代”原本依赖性就比较强,小的时候也都是掌上明珠,加上还要承受工作、生活的压力,面对更为骄横的“独二代”自然是束手无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妮认为,祖辈对孙辈的这种隔代教育是有利有弊的,老人们有较多的育儿经验,也更加有耐心和时间,而且老年人也有儿童心理,因此能够和小孩相处融洽。但因为老人因其受教育程度、历史原因、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不可避免的存在问题,比如容易形成溺爱,将孩子的一切事情包办,长期下去,会使孩子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和果断力,产生依赖心理和受挫力差的毛病。
再加上老年人思想观念陈旧,接受新鲜事物较慢,依旧是采用老方法来教育孩子,就会跟“独一代”父母的思想不符,造成上一代、父母、下一代三者之间的隔阂,最重要的是祖辈的这种溺爱会和家长的严厉形成强烈对比,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而且,由于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而不喜欢运动与外出,极有可能使孩子的视野狭小,使孩子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活泼,不利于养成孩子开阔的胸怀,活泼、宽容的性格。
李妮说,从心理学上来讲,健康的依恋关系是亲子关系的基础,这种依恋关系的建立时期是在0-3岁,如果这个时期没能建立起亲密的依恋关系,那么孩子与父母以后就很难再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了。而且,没有经历恒常依恋关系的幼儿,长大以后可能很难与他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罗老师说,如果有条件,家长应尽可能自己带孩子,或者与父母同住或者就近住,请父母搭把手。如果实在不行,只能请长辈带孩子的话,要事先与长辈们沟通好,保持教育观念的一致,家长也应该言传身教,比如对待自己父母、长辈时的态度、关心程度等,这些都是影响孩子如何对待自身父母的因素。
同时,家长虽然不能天天见到孩子,但最好能保持每天一通电话,与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生活细节,对孩子的表现要及时表扬、鼓励或者批评,才能让孩子感知父母的爱,而且父母也可以告诉孩子自己的情况,让孩子明白、了解自己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原因等等。远在外地的父母还可以经常寄照片回家,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动态。
“孩子因被溺爱,或多或少会有很多不好的习惯,这是由于依赖性太强的关系,”李妮说,一个坏习惯1天就能养成,一个好习惯可能要重复30天甚至60天才能养成,“独一代”父母耐心不够,也是父母们觉得孩子难教的原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审视自己,多一点耐心和爱心,会得到更多的回报。(记者 李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