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楚天都市报》)报料台上,经常有人反映骗局层出不穷。已被多次揭露、几乎“人人喊打”的“买车退购置税”、“买房退购置税”等骗局,又换上了新行头。这一次,它的名字是“教育补贴退费”。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多位大学生向本报反映有人借此行骗,所幸,他们都还没上当。
“财政局”来信:退你3280元
最早报料“教育补贴退费”的,是华师汉口分校的范同学。11日,他在荆州老家收到一封来自“武汉市财政局”的“公函”,大意是范同学可以领取教育补贴3280元,信中还附有联系电话027-621890××。
范同学一看,自己的名字、住址等信息都是对的,就试着拨通这个“咨询电话”核实一下。对方不住地说:“可惜啊,你太慢了!今日是发补贴的最后一天,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那要怎样才能领到钱呢?对方说:“简单得很,不要你一分钱手续费。”对方提供了两个办法:一是到汉口解放大道1499号(确为武汉市财政局)办手续,二是拿一张银行卡到任意一台自动取款机领钱。
既然哪都有银行,干嘛还要大老远跑到汉口呢?范同学当然选择去银行。
范同学亲历:识破骗子圈套
到了银行后,范同学再打对方的电话,等着领钱时。对方反而问起了范同学:“你账上有多少钱?”
范同学心里咯噔一下:“你发钱就发钱,问我的余额干嘛?”对方却不管范同学的迟疑,热心地说要先按哪个键,再按哪个键。当对方说要按“数据业务”键时,范同学在自动取款机上怎么也找不到。对方无奈地说:“那就进‘转账业务’吧。”
范同学一下就警觉了:“明明是等着收钱,为啥要转账?”随后,对方要范同学输入转账账户后,再输代码9716——这哪是什么代码,明明就是转账金额。范同学好笑地说:“你哄小孩呢!”对方立刻挂断了电话。
多名大学生:我们没中招
除了范同学,还有很多大学生遇到了类似骗局,所幸没人上当。上一周,本报报料台就接到多起报料。
23日,湖北经济学院的胡同学称,荆州老家的父母给她打电话,说有个单位打电话到家里,可以退九年义务的补贴1298元。她一试就揭穿了骗局。
同一天,另一位大学生小程也接到了“发补贴”的电话,随后发帖揭露其最大疑点——国家教育类补贴应由学校联系本人,办一系列的手续,绝不可能打个电话就转账。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给陆先生的表弟“发3000多元助学金”的电话,竟然打给了陆先生的母亲。原来,骗子利用的是陆先生表弟上高中时的过期信息。
主持人点评
最近冒出的“教育补贴退费”骗局,最让人放松警惕的,莫过于对方知道学生的家庭电话、姓名、目前就读的大学等信息,甚至还能说出之前就读的高中、班级等。其实,市民碰到“退费”之类的事,只要打114转接到相关部门核实一下,就知道是真是假。且不说所谓的“教育补贴退费”根本就不存在,即使真的有钱可拿,市民也无需拿卡去银行,因为办完了手续,只需要别人去银行给你打钱就行了。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的真实信息被骗子非法利用,再次敲响了个人信息安全的警钟,请市民注意自我保护。楚天都市报 记者张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