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妈妈的错
等到第二次“爱的教育”演讲时,刘曼辉加了很多自己的教训,她把自己的伤口赤裸裸地暴露在听讲的家长面前。她认为,自己的教育并不完美,有的地方甚至很“丑陋”。
最后,她念了自己给上大学的女儿写的第一封信。当她抬起泪眼时,发现很多家长也落泪了。
家长更渴望“有缺陷的、真实的、摸爬滚打的教育模式”,如果说李亦雯离普通孩子很远,但刘曼辉的教育却就在身边。
刘曼辉是等到雯雯上大学了,因为想念孩子,把育儿日记翻出来看,才发现自己不是个合格的母亲。
在一本绿塑料皮、印着影星张瑜头像的日记里,刘曼辉看到了这样一段泛黄的文字:
雯雯回家说:上课时,老师要同学们造句“又……又”。一个小朋友被点起来后说:李亦雯又胖又矮。全班同学都大笑起来,连老师都忍不住笑了。听到这,爸爸妈妈也哈哈大笑起来,妈妈接着问“雯雯,别人笑了,你笑了没有”,雯雯说“没有,我没笑”。妈妈说,应该这样造句,李亦雯的脸又圆又红。雯雯说,别人才不会这样造呢,这是爸爸妈妈造的句。
近20年后,读到这番话,刘曼辉唏嘘不已。她说,当时自己没有用最好的方式保护孩子的自尊。
妈妈造的句掩盖了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如果时间能倒流,刘曼辉希望说:雯雯,看上去你有点儿难过,给妈妈说说你的不舒服好吗?
实际上,这个“伤痕”一直留到现在,李亦雯如今只有80斤,可还在喊“减肥”。
“这是妈妈的错!”刘曼辉叹着气说。
几年来,她从很多来咨询的家长身上,反思自己过去的不足。有的场景几乎就是一模一样,可家长的处理方法却不同。
李亦雯高考结束那天,同学们晚上到江滩上狂欢,半夜11点了,20多个同学还不舍得分开,大家商量不回家了,在江边找个宾馆住下。
女儿在电话里小声哀求妈妈:“在外留宿一次,就一次。”妈妈大吼:“绝对不可以!”后来10多个同学依次给刘曼辉打电话,哀求道:“阿姨,我们向您保证,我们会照顾好亦雯。”
刘曼辉拍着胸,痛苦地回忆说,在电话里,自己“母老虎”般把一个个孩子臭骂回去:“不行,你们懂什么!”
巧的是,来咨询的一位父亲也说起类似的事。同样是高考结束这一天,同样是在长江边狂欢,这个爸爸始终跟着这群孩子。到凌晨3点了,女孩给这个爸爸打电话:来接我!爸爸在车里故意等了10分钟,装作匆匆赶来的样子。父亲一直以为,女儿并不知道自己跟着她。多年后,女孩写了一篇《不知道幸福就在身边》,她说,自己其实知道那天父亲就躲在不远处保护着她,她感谢爸爸。
刘曼辉听到这个父亲的故事,鼻子都酸了,羞愧极了。“爱有很多种方式,显然这个父亲要比我做的好得多。”
很多家长一脸愁容地问刘曼辉,“孩子早恋了,怎么办?”刘曼辉往往笑着说,你应该祝贺孩子,孩子收到了人世间最美好的礼物。
然而,这可不是当年刘曼辉的回答。李亦雯高三时谈过恋爱,被刘曼辉发现了,劈头盖脸地骂:“必须分手,这么早谈恋爱,让小区人看见了,我的面子往哪里搁!”
她把“面子”二字咬得很重。
多年后,妈妈问至今单身的女儿:“你觉得你最幸福的时光是什么?”雯雯说:“初恋!”
刘曼辉顷刻间联想到自己犯下的“罪行”,原来自己伤害了女儿心中最美的东西。
她说自己后悔的事情太多了。当初,女儿对妈妈说:我的同学都不喜欢你,你太强势、太厉害!刘曼辉冷笑着回应:我要你们喜欢我?我还要看我喜欢谁呢!
“哎,我那时候多么自大!”如今坐在记者对面,阳光洒在她身上,她一脸黯淡。
放手,放开拉着孩子的手
对那些“病症看起来不一样的家庭”,刘曼辉常开同一种药:放下,放下你的控制欲;放手,放开拉着孩子的手。
她用了26年才真正明白这一点。
雯雯从小是个乖乖女,大事小事尽管妈妈也表示要听她的意见,但上哪所学校、报文理科、报北外德语系基本上都是妈妈说了算,雯雯也习惯了有问题找家长,把父母当圣诞老人的口袋。可到上大一那年,雯雯开始了第一次“真正的反抗”。
放完假从武汉回北京,上火车前,刘曼辉坚持让雯雯脱下裙子,换裤子上卧铺,而雯雯坚持:我就穿裙子,非穿不可!母女僵持了很久,最后妈妈生气地走了。
几天后,雯雯给妈妈发来短信:妈妈,对不起,我只想按自己的方式做一回自己!
妈妈手里的风筝有点儿脱线了,她不得不接受孩子想飞的事实。
上大学后的雯雯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了,尽管她的成绩仍然是第一名,但她不再甘于当“好学生”:她逃课去听各种讲座,参加欧盟商会和美国商会的鸡尾酒会,做志愿者、拍电影、学摄影、泡三里屯酒吧,竞选学生会主席,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妈妈以前对她“当外交官”的规划,在她眼里“实在没什么意思”——她竟然违背了好学生、乖乖女的N多原则。
她放弃保研、放弃各种工作的面试,坚持要去国外留学。12所世界名校录取了她,当面临是否选择牛津大学时,全家开会,爸爸妈妈认为应该去,但雯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放弃牛津。
这一次妈妈让步了,她隐隐约约觉得:自己该完全放手了。
她没想到,正是自己的放手,风筝飞得越来越高。
在一次次的咨询中,她总是袒露自己的心声:教育的过程,就像放风筝,刚开始要拉着、扯着一起跑,等飞到空中,就要放手,轻轻地带着、注视着、陪伴着,然后完全放手,只是心灵的陪伴。
刘曼辉经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我的”、“我的”,她让这样的父母学着从对孩子说“我们”开始。
她用自己的教训告诉家长,“放手”的具体做法,就是从停止唠叨、真正“闭嘴”开始。比如,孩子上高中了,饭桌上就不要总说学习,好像除了学习无话可谈。父母完全可以把孩子当大人一样,说说自己的烦恼,像工作上有什么压力,房价涨了,鸡蛋贵了……但千万别把话题一转:儿子,以后就靠你了!
多年后,等到女儿在美国工作,刘曼辉去洛杉矶看女儿,她感到了某种身份置换:自己语言不通,什么都依靠雯雯,自己倒像“女儿”,雯雯像“妈妈”。
起初,刘曼辉哪儿也不敢去,出门就靠雯雯。后来雯雯工作忙,就给她地图、车钥匙、机票,鼓励她自己出门。从家门口的超市开始,刘曼辉越走越远,竟然独自把美国横穿了一遍。雯雯自豪地对她的美国朋友介绍:我有个心态超开放的“辣妈”。
在武汉的一家餐厅里,刘曼辉嘴里不时地蹦出几个简单的英文单词,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模仿当时在美国的现场,一脸幸福地向记者回忆,她是怎样一步步化险为夷,“囧在旅途”的。
她说,是雯雯的“放手”,让她走得更远。做妈妈的,算是真正明白了“放手”的重要。
如今,刘曼辉在武汉常常给穿梭世界各地做项目的雯雯打电话唠叨:好好睡觉,好好休息……雯雯总是幽默地打断她:“妈妈,你还是放你的风筝去吧!”
去年3月的一个夜晚,母女俩躺在夏威夷的沙滩上谈心。刘曼辉为伤害雯雯的初恋、粗暴地拒绝她在外留宿的请求,第一次向女儿道歉。
雯雯很久没说话,最后轻轻地说:“妈妈,我真的很喜欢现在的你。”
刘曼辉哭了。她说,幸好那晚天很黑。从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