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我选这个专业,是希望以后当一名性教育老师。然而,要么是学校委婉拒绝,要么就是当地压根儿就没有性教育老师编制。”昨日,谈起这几个月来的求职经历,华师人类性学女研究生彭露露颇有些无奈。(3月29日 武汉晚报)
事实上,不仅性学专业不好找工作,就连招生也是个老大难问题。据一直从事该专业的彭晓辉老师介绍,从2004年一直到2007年,“人类性学”一直没有招到研究生,而在过去10年里只招了5名研究生,彭晓辉虽然正式拥有“人类性学”研究方向的硕导资格,但由于没有对应的学位点,只能将其挂靠于院里的“动物学”学位点。不知这到底是性学的悲哀,还是属于时代的尴尬?
按理说,现在社会早已不是谈性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的时代了,可“性学”女硕士求职屡碰壁,不仅说明社会对于“性学”认识仍存在诸多误区,更凸显出就业方面“性学”仍被边缘化的制度设置。
毋庸讳言,相对于人们健康的生活需求,“性学”不应遭遇这样的尴尬。在西方国家健康性教育早已普及到小学生,比如德国,尽管它是西方性开放国家之一,但青少年性犯罪、少女怀孕等现象却处于全球下游。这里面,中小学扎实的性教育课程帮助他们远离了很多诱惑。
中国国家教育部也曾正式公布《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中小学每学期都将安排6到7课时的健康教育课。从小学5、6年级起,学生将接触到有关青春发育期的相关健康卫生知识。高中阶段的健康教育课程,还将涉及避免婚前性行为等部分内容。可现实中,课程的重视程度,专业教师的匮乏,以及后期考核的缺位,无不让这一规定落实大打折扣。
我们也注意到,健康性知识难以普及,很大程度上跟时下大众媒介错误诠释、误解和歪曲性知识的传达和性教育的正面色彩有关。健康专业的性学得不到现实制度的尊重,加上一些媒体过多的歪曲“性”报道或“软色情”内容,必然会使性知识的传播更加混乱。性教育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一方面也是社会、学校的重要工作。特别是家庭教育普遍不足的当下,我们呼吁和期待着制度层面让“性学”的理性回归。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