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一名“尖子生”多校抢 副校长当起专职“生探”

2011年04月06日 14:58 来源:荆楚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继“私家侦探”、星探之后,武汉又冒出“生探”。“生探”们到各个中小学打探、游说,通过各种办法把成绩优异的学生拉到自己所效力的学校就读。目前,武汉进入招生季节,武汉中小学校园内外,“生探”也变得异常活跃。

  一名“尖子生”多校抢

  “虽然有3所重点高中来接触,但最后签哪所还没定下来。”昨日,武汉一所热点初中“尖子生”小柳介绍,她平时成绩在年级排前5名,初三元月调考考了第3名。“3所高中开出的条件大体相当:免三年学费、进理科实验班、奖励5000元或赠送一台手提电脑。另有一所高中还特别加了这样一个优惠条件:三年后,如果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再奖一万元。”

  据了解,在初三元月调考成绩揭晓后两三天,一所重点高中老师就打来电话,要与小柳签协议。“免学费,承诺进校不用考试就编进实验班。”这位“生探”见小柳有些犹豫,便表示还可报考该校的“网招生”,也就是不用参加中考,通过学校面试后即可被录取。而另外一所知名高中的“生探”则表示,“只要报考他们学校,即使中考发挥不理想,也可通过‘三限’或‘分校’名额将他录取,一样进实验班。”

  “现在,班里优秀学生谈论最多的是:‘究竟我该选择哪个学校?’”昨日,武汉一所初中初三年级班主任透露,她所在班级有位学生家长反映,最多时他一天能接五六来个“生探”打来的电话。“目前,一些知名学校的‘生探’想尽办法挖掘优秀生源,有时还到学生家里家访,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

  副校长当起专职“生探”

  “目前,年级前30名已有20人,可初步确保不会流向外区。但在中考志愿没填前,还有很多变数。”在武汉一所热点初中里,一所重点高中副校长有间招生咨询办公室,他手里正拿着该初中年级前30名的考生资料。“这几年,由于中考考生人数减少,加上推行‘网招生’,生源竞争更激烈,坐等好学生已经行不通了。”

  据介绍,按规定,由于“公参民”初中(多为热点初中)除50%名额需电脑派位外,还有50%名额可自主招生,而且自主招生的名额并不局限于某个区,因此初中“生探”活动范围就更大了。而高中学校的“生探”,则多数是由学校中层干部在招生季节专职担任,分头去优质初中挖掘好生源。“近几年,由于重点高中借分校计划擅自跨区招生,这样,生探的活动区域,由中心城区渐渐扩大到远城区。”

  那么,“生探”们如何打探好生源呢?据了解,“生探”一般有两种渠道:一是到市内各小学或者初中毕业班进行摸底,拿到各类考试成绩排位名单,探听到学生的联系电话;二是深入武汉几大培优机构、赛事组委会,拿到全市小学或初中生的各类竞赛获奖名单,以及学生报名时的详细资料。“当‘生探’蛮不容易,既要消息灵通、能说会道,还需要不少技巧。”一所高中专职“生探”说,游说家长要摸准心理,看家长最看重金钱奖励,还是为孩子配备的师资等等,“总之要说得家长动心。”

  哪些学生是“生探”们争夺的对象呢?据介绍,“小升初”阶段是考试成绩排前列,或在各类知名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初中升高中阶段是在初三元月、四月调考排名靠前,或者在省数理化等竞赛中获奖的学生。

  名校也被升学率“绑架”

  武汉一所高中郑校长透露,谁能提前揽到尖子生或者是奥赛有潜质的学生,那么,在3年后的高考中,保送生或名校录取上就会“占有优势”,也许还能抢到一些考上清华北大的“苗子”,这无疑对高中的下一届招生有利。“每年招生季节,学校花在生源竞争上的费用多达数十万元。”“现在,有关部门虽然对学校也有综合评估,但到最后其实还是要看升学率,而家长们更看重这。”郑校长表示,为提高学校口碑,除了积极实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外,必须能招收到优秀的生源。为了能招揽到好学生,学校与学校之间、甚至区与区之间都在进行着“暗战”。“因为老师们都明白,每年生源大战即是一次考验,一旦‘尖子生’大量流失,必将使学校在中考或高考中处于不利地步,升学率越低,生源流失就越严重。最终将导致教师军心不稳、学校经费紧张,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甚至可能导致学校被更好的学校‘吞并’。”

  记者统计发现,近年来,在武汉市因撤并而消失的多所中学中,绝大多数是生源不佳、办学效益不高、升学率不高的学校。“生源大战‘参战’实属无奈之举。”校长们坦承,“谁都想在自己的任期内把学校办好,但社会对学校单一升学率的评价不改,生源大战就会年年爆发。”楚天金报(记者 金育)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