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开始为成长中的下一代贴上“80后”、“90后”标签,那是因为他们的生长方式、生存状态已经让人不容忽视。他们经常成为版面最惹眼的新闻,眼下的一条则有点惊悚:旅日“海归”,机场刺母。从后续报道看,惨剧发生在讨论学费之后,述说“太伤心了”的妈妈,仍在为儿子设法开脱:或许有精神问题,日本求学压力太大,“不知日本的学校还要不要他”。而熟识的亲友却对病床上的妈妈直言,“和你平时教育脱不了干系”,儿子从小予取予求,“要什么给什么”……
这个故事太过极端,这个25岁的年轻人,经过孤独的留学、超常的压力以及突如其来的天灾事变,或者真的被无法承担的精神重负压垮了。然而,他手中的刀子,为什么会捅向生他养他供他深造的母亲?
稍稍留意一下,最近相关的新闻还有不少。3月31日,一在瑞典的留学生因求爱不成,刺杀了女同学。深圳有个大学生在撞了别人的车之后,蔑视道:“一看你的车,就不如我爸”。还有一则新闻,更具普遍性,“80后离婚率高达30%,离婚者约八成跨不过3年之痒”,离婚理由千奇百怪,从“房产证上没我名字”到“被窝里放屁”,父母包管得太多、经济上和精神上都难以独立的这一代适婚青年,有时会用离婚作为无聊的武器,捅向父母与社会。
当然,往第一代独生子女身上贴的所谓“80后”标签,太过粗疏,这其实是一个数目庞大且生存环境、利益诉求均差距巨大的群体。“80后”处于这样一个年龄层:开始切近感受现实生活压力,又保有学生时代的冲动和表达欲望,且拥有表达的闲暇与必要的经济支持。于是,“80后”的声音以及故事被一再放大。然而,被“放大”的,往往局限于城市青年。事实上,还有一群数目更加庞大却默默无语的“80后”,当父母进城打工时,他们在乡村孤独地长大,而今接过父母的火车票,正艰辛地行走于城乡边缘,胼手胝足为生活打拼,托举着中国不断创造的经济奇迹。只是,他们往往没有发言的习惯与精力,所以,他们的故事常常被社会主流忽略。当城里的同龄人“要什么有什么”的时候,他们则在“要什么没什么”中寂寞地长大。由于城乡壁垒,新一代的“鲁迅”和“闰土”,虽经常在路上擦肩而过,生活却难有交集,宛如两个时代、两个世界、两个底色极为悬殊的人生。就算“闰土”们通过艰苦学习,以可能高出城里同学近百分的高考成绩进入同一所大学读书,他们的将来也仍然坎坷,比如“凤凰男”的蔑称,将追随他们一生……
城市长大的“80后”,天然地拥有太多的社会资源。如果缺乏平等意识、责任意识的教育,他们中的一些人自然对唾手可得的东西不知珍惜。万物向来皆备于我,稍不如意,一定是对方的问题,不管这是至爱的亲人、爱慕的同学还是挡道的路人。而当城乡同龄人不可避免地面对彼此的时候,甚至可能发生各种激烈冲撞和社会冲突,这是在反思教育、力图亡羊补牢之际,同样需要未雨绸缪的。
那位“海归”一刀捅来,受伤的和需要反思的,绝不仅仅只是他的妈妈……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