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求助
我儿子今年11岁,一直调皮好动。孩子8岁以前我们一直生活在深圳,2009年由于某种原因带儿子回贵州老家读书,成绩一般。今年3月份我回广东,在这半个月期间,孩子竟然先后几次总共偷了他爷爷1700元钱!孩子一直和姑妈生活在一起,和姑妈很亲近,现在也不愿意和我沟通,我应该怎么办?
记者采访
孩子在2—6岁是由姑妈单独照料,此后至今姑妈和孩子全家一直生活在一起。孩子3岁时曾拿过别人1元钱,当时被姑妈揍了一顿,就再没出现此类情况。今年3月份出现偷爷爷钱时,正好是母亲从广东回来的第二天。母亲说,爷爷从银行里取了2000元回来放在枕头里,孩子趁其不注意偷了500元。爷爷发现了当场质问他,他不承认,再三逼问才说不要告诉爸爸和不要打他,因为爸爸知道后会打死他。后来母亲又在孩子的书包里找到600元,孩子说前后偷来的钱拿来买东西吃了。
去年孩子也有两次偷过爷爷的钱,一次50元,另一次20元,并且这两次还写有保证书。此次孩子保证不再犯错否则送公安局。由于孩子目前就读的学校治安不好,母亲怀疑是否学校有高年级学生或外面社会上的不良少年恐吓威胁孩子,但孩子说没有。现在这位母亲既不敢跟孩子爸爸说这事,但又担心这样瞒下去,没处罚孩子,今后胆子会更大。
另一方面,孩子现在每天放学回家就很怕见到爷爷,一看到就躲进房间关起门来。母亲试图跟他沟通,可孩子有些不太愿意,母亲说什么,他就“哦”一声,没有更多的话语。而且特别讨厌母亲翻旧账,一提起类似字眼反应就很大。这位母亲和姑妈商量后,想找一个人扮警察,来跟孩子沟通,看看孩子会有什么反应,但又不敢轻易行动,所以希望专家能给一些指引。
专家解答(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坤江)
从上面简单的描述看,“孩子在2—6岁是由姑妈单独照料”的,和母亲的亲密依恋没有建立起来,即没能建立安全、信任的亲子关系,而因父母和孩子的基本关系模式不好,所以不易合作。要改善亲子关系,需要找到矛盾的根本,打破惯性关系模式,建立信任,修养孝道,才能釜底抽薪地解决问题。
现在就这位家长的孩子的具体情况作个简要的分析和建议: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孩子“竟然先后几次总共偷了他爷爷1700元钱”到外面花用,确实会让父母感到担忧。但我们首先需要从心理的角度了解孩子的行为,才能决定如何处理比较合适。对一个11岁的孩子来说,他的脑子里对钱的数目并没有太多的概念,他只知道钱是可以用来买自己需要或喜欢的东西的,也许孩子本来并不是想偷拿爷爷的钱,而是偶然发现爷爷枕头里有一沓钱,经受不了这种诱惑而拿了,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经常会犯的错误。但是,假如孩子年龄再大点,比如十二、三岁,就有所不同了,这时应该考虑孩子是不是缺少自我控制的能力或缺乏道德感了。换句话说,同样是偷拿家里的钱,但我们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及其认知能力再作适当的判断。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父母家长有必要事先统一意见,然后一起好好跟孩子谈。需要注意的是:1、教育孩子时,不要凶狠,否则会影响孩子将来自信心的发展。要耐心跟孩子解释,家长挣钱不容易,让他体会钱的价值;2、要跟孩子协商如何接受处罚,比如,两个星期不准外出玩耍,不能看喜欢的电视节目,或者做家务等;3、考虑到十来岁的孩子开始有自己喜欢的小物件,可以定时发给孩子一点零用钱,最好通过奖励与规则的形式。这样一是可以让孩子养成节约与储蓄的习惯;二是可以认识金钱是靠自己努力才能获得的。4、最主要的,家长要跟孩子讲道理,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和不良后果,切忌用大声骂或体罚的方式来处罚孩子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让孩子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自己所犯错误中有所悔悟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就孩子偷拿家人或外人钱物的行为,并不是某个年龄段的孩子所特有的。坤江老师表示,不少孩子在小时候都曾出现过偷窃行为,其原因除了经济上的贫困造成心理不平衡外,有相当多的是因为缺乏父母的理解和关爱,导致内心缺乏安慰所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