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17岁女孩创作英文科幻小说续:数学偏科曾考12分

2011年04月14日 16:50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7岁女孩创作英文科幻小说续:数学偏科曾考12分
刘溪韵阅读的书籍让父亲都瞠目 吕甲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刘溪韵写出全英文小说,同学认为她想法不着边际,父亲老师却鼓励她思想自由

  “17岁成都女孩创作英文科幻小说”后续

  ●老爸:女儿太独立、太个性,只有让孩子思想自由,她的人格才可能独立

  ●老师:刘溪韵好学,就算答错了也坚持举手,有一次她提问时还含着泪花

  ●同学:她的理论基础还不够牢靠,有些可能只停留在对科学名词的理解上

  昨日,成都七中女生刘溪韵写下20万单词全英文科幻哲学小说的消息经本报报道后,在网络和社会中引起了较大反响。许多读者提问:女儿偏科,爸妈是什么态度?刘溪韵的思维是否该在同龄人中得到鼓励?看懂量子物理为何数学只考12分?奇怪的想法是否会将她引入“歧途”?

  针对这些问题,华西都市报记者昨日采访了刘溪韵的家人、教师、同学和朋友,各方看法不一甚至产生较大冲突。

  “她的想法可能缺乏理论基础,经不起推敲。”她的同学说。

  “为什么不能想?在中国,这种学生或许会因为‘奇怪’而被注视,但在西方她的行为可能就是正常的。”她的老师说。

  “让孩子思想自由,人格才能独立。”她的父亲说。

  A 家庭教育

  父亲:女儿的书我都没读过

  刘溪韵的父亲刘讯是成都理工大学的教授,曾取得法律和中文双学位。

  刘溪韵常向父亲提问、探讨,不光有“把知识植入大脑”的想法,也有关于宇宙和生命的问题。

  对此,刘讯从来不说“这个不可行”,只会说“我不懂”,或者是“我们再查查书籍吧”。

  “我和女儿有个共同的信条,那就是一切皆有可能。”刘讯说,女儿非常独立,是否住校之类的问题都是自己决定。

  刘讯说,女儿之前压根儿没给家人说自己给国外教授们邮寄科普论文,后来因为邮寄作品需要费用,零花钱又捉襟见肘,才给爸爸透露了风声。当得到剑桥大学老师的回复,父女几乎异口同声:一切皆有可能。

  这名教授有什么特别的育儿经?他给华西都市报记者总结了3点。

  “给孩子留些时间”

  刘讯说,“留”字有两层意思:一是留给她,一是留给你。

  刘溪韵对强权非常反感,她因为高一痴迷读书,数学只考了12分,这让母亲特别懊恼,母亲一旦唠叨几句女儿就犟。此时,父亲就当润滑油,告诉她如果有目标可以自己支配时间,但不能忽视基础。

  每周末,刘讯都会陪女儿散步,看电影,买书,很少拒绝她的要求。大片、文艺片,喜剧片或者晦涩的影片都一览俱全,看了以后就相互讨论。

  看完《观音山》,父亲感觉题材压抑,刘溪韵则认为“它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但人都会有埋藏心底的快乐”。

  “孩子有问必答”

  由于刘溪韵平时住校,她网购外国原著后,都是请父亲帮忙接收。

  那些邮寄来的书籍,有的让这个双学位的父亲都瞠目,尼特根斯坦的著作、特别抽象的书籍,“有的是我大学都没有读过的。她有时想的比我远得多。”

  不过,刘讯并不会因为涉猎面没有女儿广而“害臊”,他认为这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了解女儿更是家庭的责任。

  阅读面广自然问题很多,刘溪韵又特别开朗,她不怕别人嘲笑问题的深浅,因为只有得到答案她才会快乐。“只要有问题,我就答。”刘讯说,作为教授,他也这样建议各位家长。

  奇怪的问题会让父亲焦虑吗?刘讯说不,但他有担忧:女儿提出这些问题是因自己太独立、太个性,思想沉浸在书中却还没融入社会。

  正因如此,女儿想在高中毕业出国,刘讯却认为她还不够社会化、基础知识没有打牢,“没有直接说不行,拿到奖学金就允许”。

  “给她体验的机会”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没有把我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我感觉我应该是成吉思汗的后人,我有狼族的精神。”刘溪韵小学六年级时,看完了当时风靡的《狼图腾》,她为此痴迷。“爸爸,你能把我的户口迁到内蒙古去吗?”

  刘讯没有说太多,在华西都市报小记者团为女儿报名,走入了草原和沙漠。“她自己经历了旅途的劳累,回来后再没提起迁户口的事了。”

  此外,刘讯还认为,鼓励孩子大胆实践很有必要,得知女儿悄悄给国外知名人士邮寄论文后,他没有批评,反而支持女儿到英国、美国去感受。“只有让孩子思想自由,她的人格才可能独立。”刘讯说。

  B 学校教育

  老师:她好学程度让人佩服

  平时,刘溪韵上课总是积极发言,下课缠着老师提问。“老师,你认为我是不是有点狂呀?”她这样问过好几个老师。

  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了刘溪韵的几位老师,他们反而鼓励自己的这个学生自由畅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