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22日电 题:清华犹念梅贻琦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通识为本,专识为末”;“使教育于适当的技术化外,应当取得充分的社会化和人文化”。在清华大学今日落成的校史馆里,梅贻琦的这样三个办学理念引来许多参观者驻足品评。
在百年校庆之时,这位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再次引起清华人的怀念。在校史馆里,在新增的雕塑群中,清瘦严肃的梅贻琦总是受到一批又一批观众默默注目。
梅贻琦1889年生于天津,1909年考取第一批庚款留美生。1931年,梅贻琦成为第一个清华人自己选出来的校长,开始长达17年执掌清华的生涯。
在梅贻琦就任校长期间,近百位知名学者受聘于清华,闻一多、王力、钱穆、潘光旦、冯友兰、朱自清、陈寅恪、俞平伯、吴宓、金岳霖、张岱年、吴晗、叶企孙……开启了被人们称为清华“黄金时期”的阶段。冯友兰曾评价此时“清华的进步真是一日千里,对于融合中西新旧一方面,也特别成功。”
梅贻琦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至今为中国高等教育界铭记。梅贻琦担任校长后,清华大学确立了“民主治校”原则,教授会、评议会、校务会及各专门委员会多由教授担当。中文系的朱自清教授在谈到“清华的民主制度”时曾说:“在这个比较健全的民主组织里,同仁都能安心工作,乐于工作。他使同仁觉着学校是我们大家的,谁都有一份儿。”
梅贻琦的座右铭是“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清华校史专家黄延复这样描述梅校长的实干:“凡是对发展教育有益的事,他总是一心一意,冒寒冒暑,任劳任怨地去做。”他担任的“职务”包括“工役夜校的理事、教员学术委员会的书记、学生课外社团的顾问、童子军的军团长和总司令、教员篮球队队长、校售品所财务监督”等。
梅贻琦的清廉故事在清华也很出名。如他自住进甲所就放弃校长在生活中的特权,包括公家供给的一切日用物品和两吨煤。该校档案馆现在还存有他用废旧纸张起草的公文。梅贻琦曾说:“有点儿钱,要撙节着用在图书、仪器、请教授上。”“清华向来有一种俭朴好学的风气,我希望今后仍然保持着。”这些嘱托已渐渐融入清华作风。
1948年底,梅贻琦离开清华,在台湾创办新竹清华大学,于1962年葬于新竹清华梅园。他一生情系清华,曾用“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来描述对清华的情感。
今天,他为之付出心血的两岸清华交流日益频繁,并将共迎百年校庆,“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成为双方共识。梅贻琦若泉下有知定当欣慰。(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