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丹女士意外罹难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失学、辍学儿童成长问题的关注。记者在茂名地区就此事进行采访时了解到,多数教育界人士认为,这一事件凸显了对学生监管存在缺失,但对失学儿童的监管事实上只能依靠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对此鞭长莫及。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基本为零,因此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成了最大的问题,亟须社会的高度重视。
21日,茂名某镇中心学校的一位校长对记者说,该镇仍以农业为主,将近一半的家长常年出外打工,全镇近4000名小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1800多名。“由于实行了义务教育,现在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情况是不会有的,因为入学基本上不用花钱了;但是由于学习成绩太差而失学的情况却是客观存在的。而学生无心向学导致成绩很差,这与家庭教育缺失、学生长年得不到家庭温暖有直接关系,其心理健康问题便成了最大的问题了。”
这位校长继续说:“可以这么说,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基本上是没有的,还得靠学校教育。很多家长自己本身就没有多少文化,没有这个能力进行教育,而他们又长年在外忙于生计,孩子们留在家中多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管带,老人们对孩子往往除了溺爱还是溺爱,在生活中要什么给买什么,在物质上有求必应,在精神上的教育却等于零。因此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孤僻、不合群、偏激、自暴自弃的特点。如何使这些孩子养成健康的人格、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法律意识,是包括教育界在内的全社会都应重视的大问题。而学校对此却束手无策。”
他说,现在就算是学校的校长也不敢批评学生。“由于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不能对学生留堂,更加不能体罚学生,只能采取和风细雨式的教育,你话说得重一点,学生甚至就拿头撞墙来吓老师,家长也会找学校的麻烦。我个人认为,在邢丹不幸罹难这件事所反映的失学儿童的教育问题上,主要还是要从社会机制的层面来反思。” 记者 林福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